|
从移动堡垒斯巴达方阵看如何构建高效团队模式 7 上页:第 1 页 打造企业的斯巴达方阵 斯巴达方阵是指古希腊时期斯巴达人作战时士兵排列的一种阵型:方阵中每个人都身穿防护上半身的青铜盔甲,头戴铁盔,左手持圆盾,右手持长矛。作战的时候士兵排列为肩并肩的紧密阵型,最前排士兵一起将长矛放平,指向前方,后排士兵将长矛架在前排士兵的肩上,构成一面由长矛织成的墙壁,踏着一致的步伐像一座移动的大山压向敌人,将试图抵抗的敌人碾碎。没有复杂的变化,没有玄妙的机关,但是威力惊人,令对手胆寒,这就是斯巴达方阵。最初斯巴达人也尝试了各种阵型,如最初的三到五人一列,几百人一排的阵型,但是极其容易被敌人打散或截成几段,如同我们一些企业一样,经营战线拉的过长,消耗资源且无法凝聚力量;他们也尝试过“一字长蛇”的阵型,但就像我们企业过长的渠道或层级过多的管理一样,行动缓慢,力量薄弱分散。最终斯巴达军队确定了具有极高的科学性、战略性与团队协作性的方阵阵型。 方阵没有复杂的设计与过于精心的安排,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的,简单的有些纯粹,而往往越是简单的东西才越是具有力量,越有效果。简单的阵法又容易被只知道战斗,不知道思考的士兵们轻松掌握,否则,过于复杂的阵法就缺乏了可复制,可替换的特性。虽然斯巴达方阵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其力量即强大又玄妙。 虽然当时希腊很多国家都采用此类方阵作战,但只有斯巴达人把这种方阵的威力发挥到了及至。因为,斯巴达方阵的作战策略不同于其他军队,他不仅是一面坚固锋利的墙壁,更是一张灵活有力的大网——当方阵发动并向前推进时,几乎无人能冲破这个方阵,当方阵中某个局部被敌人冲破,后面的人马上会补充上去,使整个方阵不会出现混乱;而当敌人想撤退或溃散时,方阵又可以迅速变成一张大网,将敌人包围,或逐一击破,或围歼。可以用“聚中有散,散中有聚”来概括形容斯巴达方阵的组织策略。其巧妙地解决了大规模战斗中大量士兵参与容易导致组织行动迟缓,失去灵活性的弊端。无论团队多么的分散,都是一样的强,无论多么凝聚又都是那么的灵活,这样自然使对手无法匹敌。在当时的希腊甚至有人认为:斯巴达方阵是一支由神所带领的军队。“斯巴达方阵”对于我们今天很多规模到达一定程度的企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如我们很多企业组织庞大但臃肿,行动迟缓,而拓展分公司或分厂时又控制不利,每个个体独立为政,很难发挥协同的威力。 斯巴达士兵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成整齐的方阵并发动进攻,当局势需要,方阵又能迅速散开,战线半径甚至可以拉到几公里,这使斯巴达方阵在做战时可以灵活的根据情况随时切换点、线、面的阵型,而战斗力与团队组织性并不会因为阵型的调整而受到影响。 笔者认为,斯巴达方阵能够将聚散分合的战略战术发挥到及至的原因是由“力”、“首”、“基”、“魂”、“纲”五项基础要素作为支持,由此使整个组织变的有情、有法、有文化、有梦想、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一个具有高度智能的组织。 方阵之“力”:默契的团队协作 斯巴达方阵中成员的团结程度是极高的,协作是默契的,因此,可以发挥出一般军事团队无法达到,1+1>2的团队整体力量。方阵中的成员都觉得自己的力量来自于同伴的帮助,同伴的鼓励,他们尊敬战友,帮助战友,保护战友,每个战士在方阵中除杀敌与保护自己外,还要保护自己左面的战友,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帮助战友,因此才拥有了作战时聚散自如,相互合作的可能。 有时,他们看似没有章法地分散与敌人作战,实则依然是一个整体,混战中若敌人众多,斯巴达士兵就几个人为一个小组,背靠背抗敌,有时几个人包抄围剿敌人,即使是分散作战,也往往在时机得当时帮助同伴杀死敌人,与敌人捉对互斗时,敌人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被不知什么地方刺来的长矛或短剑杀死,这就是斯巴达方阵战友之间的协作。他们机动灵活,但一个核心是不变的——帮助战友,发挥团队协作力量。因此,斯巴达方阵的组成不是100人+100人,而是100人×100人,这就是他们的方阵比起其他城邦的方阵要强大很多的原因,也是他们能以少胜多的关键,这样的互助形式也使其伤亡远小于对手。 反观我们的一些企业,内部缺乏协作意识,都是自我表现,争功夺利,甚至为此而打击组织中其他成员,造成了1+1≤1的结果。现在的竞争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则是团队之间的竞争,团队是企业的根本,不能充分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只依靠几个“超人”或英雄,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 联想集团自豪的称:“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斯巴达方阵”这个所谓的方阵是由联想麾下8000余家渠道商所组成的“大联想”。 “大联想”成员必须向联想集团上报财务、销售、市场动等信息,这使得联想能轻松、迅速地掌握全国的销售与市场情况,便于对库存、产品线等方面作灵活的调整。联想集团是这个强大方阵的统帅与核心,其通过文化、制度、利益,将这些本来联系不可能那么紧密的经销商拉到了一起,将分散的组织力量凝聚起来,以团队的协同作战获得了强大的竞争力。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