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饮料业瓶装化浪潮及隐忧 7 上页:第 1 页 瓶装化的隐忧 就在5月份,蒙牛推出了一个含乳饮料,益优特,从价格、包装、容量和销售情况综合来看,本人觉得,此产品前景不容乐观,首先价格太贵,营养快线是此类产品一个标杆,营养快线500ML在终端的主流价格是4元,而益优特卖到了7元,凭什么?包装上,益优特也跟营养快线类似,很难有终端的亮点和差异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静销力上没有任何优势;动销上,益优特也是卖场为主,小店为辅的方式,显然跟产品的特性不相吻合,应该是便利店、商业区小店为主,卖场为辅;在推广上,卖点提炼方面,益优特也在摇摆不定,四重营养——到底是饮料还是牛奶?这很重要,因为是饮料,你就要在小店和便利店一瓶瓶卖,如果是牛奶,你就要在商场里面一箱一箱卖,家庭消费为主。瓶装的饮料在卖场的销量远不如小店和便利店,数据统计显示,大多数的饮料,至少80%的销量都来自卖场之外的终端。 上面已经说了,王老吉500ML的瓶装到底要打向哪里?最重要的肯定是一线城市的外围和二、三线城市,但这些地方王老吉瓶装却没有什么的竞争优势。 注意趋势很重要。看到了康师傅的酸枣汁、酸梅汤没有,今年已经风光不再;还有去年花了大力气去推广的九龙斋酸梅汤,一样的结果,在一阵潮流趋势下快速走向了没落。 瓶装化策略 策略一:产品静销力和是否符合趋势。 不要做那些小众的产品,饮料一定要大众化。不要做先驱,很多企业想做先驱,最后却成了先烈。适当创新是需要的,因为要有差异化才会有存在的机会,大多数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不可能有大量的广告支撑,那么,怎么竞争,跟随和适当的创新,做点加法是需要的。 再有,一定要解决吸引力的问题,如果你的产品放在终端吸引不了目光,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那么,在产品这一关自然是过不去的;还有就是价格参照和价格体系,总要在渠道的推动力上多下功夫,大多数企业都不能直供终端,包括那些饮料大佬都一样,适合的方式的渠道精耕,另外,中小企业哪能像家大业大的大企业一样,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呢,一定是渠道精耕之内的再精耕。运用价差利用渠道的力量结合具体的终端动销策略,达到市场的快速覆盖和销售的提升。 策略二:二、三线市场和一线城市的外围。总想做中心城市并不一定是对的,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和策略总是值得中小企业学习的。二、三线城市或者一线城市的外围,例如深圳市场的宝安和龙岗,往往是中小企业饮料新品上市的市场引爆点。 策略三:卖场为辅,小店为主,渠道精耕。几年前,那么多的凉茶品牌在华南市场折戟沉沙,什么原因,是不懂饮料的销售规律。记得一个投资公司的人跟我说:我做了很多风投,很成功,例如家电、保健品••••••现在准备做凉茶,需要招很多对KA很熟悉的销售管理人员••••••3年多过去了,他说的那个凉茶已经在两年前死掉了。凉茶在哪卖的?最多的不是KA,而是小店,是一支支卖的,不是一箱箱卖的。至于卖场、餐饮那一定是品牌宣传、推广和销售的补充。可见,外行还是外行,做投资,做家电和做饮料还是不一样的。 和其正瓶装凉茶也是在深圳市外(龙岗、宝安)一步步做起来的,而不是在市内的大卖场卖开的,小店、城中村、工业区是深圳市场独特的饮料销售模式。中小企业卖饮料,很难做到掌控终端,但可以进行通路精耕,这是康师傅行销中国20年的精华,很有借鉴的意义也很耐人寻味。 新浪微博:蒋军微博 http://weib.com/1436051052 蒋军新浪博客 http://blog.sin.com.cn/aabbccaabbcc001001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