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环球时空 > 收购moto是Google规模战的定心丸

收购moto是Google规模战的定心丸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09-13, 作者: 彭旭知, 访问人数: 3144


7 上页:第 1 页

  规模战前需要定心丸  

  打赢“系统战”的核心是规模,而作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老大的google目前并没有绝对的规模优势。最近小米科技、阿里巴巴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终端,似乎在告诉大家,单纯的软件靠不住,掌握终端毫无疑问会让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有安全感。即将到来的几大阵营的PK,才是google真正完成规模化拓展和积累的开始。而这个时候google需要足够的筹码,一方面,让外界看到自己有持续获得规模优势的能力,建立客户的安全感和获取合作伙伴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强化自身在大众市场的影响力,为规模拓展做准备。而收购moto,无疑对这两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先说在增强大众市场的号召力方面的作用。如果说google第一阶段的成功是凭借自身系统的优势以及完全开放的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渠道推力获得成功;那么在第二阶段google要继续成功,不仅仅需要渠道给力,更需要获得客户的支持和拉力,这样才能让终端厂商在众多的诱惑面前有力的支持自己,让自己的规模按照滚雪球的模式发展。所以,Android系统在大众市场的影响力非常关键。而事实上,在大众市场的影响力正是Google所欠缺的。Google的影响力再强,Android的用户规模再大,系统毕竟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东西,对于低端智能手机用户来说更是这样。大家可以问问用苹果手机的人,看看有多少人知道ios操作系统的。收购moto正好可以弥补Android系统在知名度不足上的这个缺陷。尽管今天moto已经不再是90年代的“大哥大”。但moto在大众客户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在低端市场还保持着非常高的美誉度。Harris Poll调查了25000名美国消费者,并按照多项标准给不同科技品牌打分,在手机领域,moto高居榜首。而在中国知道moto的一定比知道苹果、知道HTC的人要多。所以,收购moto,谷歌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个宣传Android的形象代言人。不管moto这个代言人的品质如何,但至少人家的知名度摆在那里,而Android需要的正式迅速提升知名度,拓展用户规模。  

  另外,收购对于谷歌在终端渠道信心的保持方面同样有很大的作用。在google收购moto后,很多人会担心这样不利于开放联盟的维护,这是逼他们的盟友去脚踏几只船。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主要原因有三:1、现在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拥有者基本上同时都与某一手机厂商有特殊关系。你不选择与谷歌合作,就只能选择苹果或者微软,而苹果也生产手机,微软跟诺基亚的合作也更紧密;2、系统本身对于终端之间的竞争影响有限,现在大部分的客户会因为手机选系统,而不是因为系统选手机;moto在收购之前和收购之后的竞争力完全取决于终端营销From EMKT.com.cn层面的运作,而不是Android系统对它有特别的照顾;3、Android是完全开放的系统,所以其开放联盟也不可能是完全排他性质的联盟,不管收不收购moto,联盟成员都会根据系统的受欢迎程度选择系统。因为我们要相信,终端厂商之所以选择Android完全是基于他们的利益考虑,除非被人像苹果一样保持封闭,不然谁的操作系统规模大,谁的操作系统主流,谁的操作系统更受客户欢迎,就会植入谁的操作系统。真正的联盟不是开放联盟,而是利益联盟。由此可见,终端厂商之间在操作系统上实际上并不存在竞争。收购moto对渠道没有竞争压力,反而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坚信Android会作为主流操作系统,最终一统江山。他们的选择是对的。Android只要坚持开放的合作模式就行了。  

  文章的最后重复一下我的观点。系统不同于终端,终端需要外形,需要附加的功能配置,而系统只需要主流就行了。所以未来的主流系统可能只有一个,至少一个国家只需要一个。而真正获胜的操作系统将是完全开放的系统,所有的终端厂商都会选择跟它合作。要成为未来的主流系统,最重要是能确保客户随意互联、互通、确保选择安全的“规模”。google对于moto的收购,正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规模战,以及弥补谷歌内心对现有规模缺少的安全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goodbrand@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Google撤了,中国企业学点儿啥? (2010-05-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周满)
*Moto究竟错在哪里? (2007-07-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齐渊博)
*Google的商业价值 (2004-09-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蔺德刚)
*解读MOTO (2002-05-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周志民、何宇慧)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