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本土品牌的通病--品牌个性模糊

本土品牌的通病--品牌个性模糊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09-30, 作者: 杨兴国, 访问人数: 2243


7 上页:第 1 页

  再以本土饮料品牌为例。

  前几年,本土饮料品牌非常可乐、汾湟可乐、中华可乐纷纷亮相,挑战国际巨头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掀起了一场硝烟弥漫的可乐大战。然而,这三种本土可乐品牌除了强调自己是“中国From EMKT.com.cn人自己的可乐”外,似乎没有更多的新意,它们也都存在品牌核心价值定位模糊的问题。

  以汾湟可乐为例,当年汾湟可乐曾向新闻媒体宣称,经过数万名消费者盲测表明,汾湟可乐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更适合亚洲人口感,因为它们毕竟是外国人生产的可乐。然而,汾湟可乐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可乐这种饮料,除了碳酸糖精就是水,根本没有惊人的产品品质可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所以能辉煌百年,与其说是产品的成功,倒不如说是品牌文化传播的成功,而这正是汾湟可乐的软肋。

  汾湟可乐曾播出两则电视广告——《龙舟篇》和《打抱不平篇》。《龙舟篇》的内容是:当人们挥汗如雨扛起龙骨下水时,一罐汾湟可乐出现了,成龙打开它仰头畅饮,然后出现一句话“汾湟可乐,大家齐欢乐”。《打抱不平篇》的内容是:小男孩手中的汾湟可乐被抢走后,见义勇为的成龙出现了,他帮小男孩抢回可乐,小男孩对成龙的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将手中的汾湟可乐抛出,要求再来一次。分析这两则电视广告我们不难发现,前一则广告似乎是在为成龙的功夫做广告而非汾湟可乐,消费者很难从广告中领悟到汾湟可乐的品牌个性内涵。后一则广告也无非是在阐述一个问题:汾湟可乐能解渴,特别是大汗淋漓时,这与其它可乐相比又有何区别和优势呢?

  可以看出汾湟可乐品牌诉求模糊空洞、毫无有特色,这大大削弱了品牌的影响力,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尽管汾煌可乐1998年仅电视广告就打了1.5亿元,约占当年饮料广告费用的23%,超过可口可乐广告近6%。然而在短短两年的风光之后,汾湟可乐还是淡出人们视线。

  另外,娃哈哈旗下的非常可乐品牌核心价值也不明晰,开始的广告语是“中国人的可乐”,打民族牌,后来又说“年轻没有失败”,而这似乎又与百事可乐的“新一代的选择”相似,给人以模仿之嫌。

  再以凉茶王老吉为例,王老吉在2002年以前,一直默默无闻,固守一方地经营了7年多。其不温不火的根本原因在于品牌个性模糊,其原来的广告语“健康永恒,永远相伴”其实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没有回答王老吉到底是什么,缺乏应有的冲击力。2002年,王老吉请专业顾问公司策划,最终确定了“预防上火”的新诉求, 并提炼了简洁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预防上火”这一差异化品牌诉求个性鲜明,独树一帜,避开了同可口可乐等国内外饮料巨头的正面碰撞,迅速引爆凉茶市场。

  其实,品牌核心价值模糊、空洞已成为许多本土品牌的通病,品牌核心价值的模糊导致许多本土品牌无法清晰地回答“我是谁”。

  五粮液虽然是名副其实的酒业老大,然而一会儿是“中国酒业大王”,一会儿是“21世纪的酿酒企业”,一会儿又是“你一生的选择”,让消费者至今也无法清晰地领悟到它的个性内涵。五粮液实施品牌扩张之后,五粮液旗下的五粮春、五粮醇、天地春三者相比,除了价格差异外,其品个性内涵又有何不同?。就短期来说,五粮液的成功掩盖了品牌的其它不足,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品牌核心价值依然是五粮液绕无法回避的问题点。

  董酒是我国老八大名酒之一,采用140多钟名贵药材制曲,工艺和配方被国家定为机密,应该说董酒先天具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然而董酒的广告是:“不喝董酒不懂酒”,你能感知它的个性吗?

  酒鬼酒宣称自己是“中国酒文化的引导者”,然而酒文化又是一个多么宽泛的概念,这种的个性不鲜明文化又有几个人能领悟其中的内涵。

  知名品牌红塔山,其“天外有天,红塔集团”的口号似乎想表达一种“谦逊、礼让”的核心价值,但其广告画面中,奔流的黄河、雄伟的长城似乎又想诠释一种宏伟,令人一头雾水。

  可以说,品牌个性模糊的硬伤已经成为制约本土品牌腾飞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打造百年金字招牌,首先要让你的品牌个性鲜明,独具特色。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yxg818@12.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如何让品牌个性特征更能满足消费者 (2013-04-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丁家永)
*品牌个性的“围城”心理 (2010-09-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常嵘)
*品牌与美女的非辨证关系--品牌个性小议 (2004-07-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余景森)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9 05: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