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百丽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电商、渠道还是其他? 7 上页:第 1 页 不是不想,是不敢,也不能。 有人赞同(还不少人呢)要线上、线下分开进行产品的销售,如,@中国电子商务运营:“百丽是传统企业中做电商非常成功的标兵之一,他们前期广开渠道多撒网,然后在积累经验之后自行开展电商。线上线下通过同品牌不同款式来进行操作。网上的产品跟线下的产品在细节上有不一样的地方,从而避免了线上线下的产品冲突”。其实,正是由于采用这样人为割裂的方式,百丽的线上销售才会没有和线下的销售形成合力,线上销售才会没有取得理想的业绩。原因很简单:零散的方式、人为分割的方式是不会成功的。 至于渠道方面,百丽多品牌的策略已经取得很好的业绩。通过百货店的专柜,百丽旗下的10大品牌发展势头不错,各自捍卫了自身的地盘,就深圳市场来说,一个百货商场至少有多个品牌进驻,巩固了销售地位。这跟宝洁的多品牌策略很相似,不过,宝洁的品牌定位更加鲜明和突出。但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种发展的模式,认为会失去增长的驱动力。在不同品牌开店的时候,百丽也在进行重新的思考线下销售的模式,如将所有品牌集中,打造自己的店铺品牌Map,如KK-mall里面的店铺模式•••••• 我认为,这种方式显然不如多品牌的策略有效,因为多品牌可以在一个百货商场内跟类似于自身定位的品牌竞争,防御对手和抢占对手的销售机会,如果放在一个店铺内销售,显然把机会留给了别人,而且也在弱化旗下的独立品牌。在这些方面,确实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百丽旗下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如果除了百丽,其他才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用一个店铺的名称来起到强化作用,也不错,可也不是这样的情况。百丽旗下的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Staccato(思加图)、Mirabell(美丽宝)、Senda(森达)等还是很有品牌影响力的,这样做无疑是在稀释品牌力。 题外话:特别是美丽宝,现在给人的感觉“退化”很快。可惜了。 下一步,可以针对单店进行提升,提升单店的盈利能力,对于整个百货店各店的管理、人员提升、产品的设计都可以是新的增长点,而不仅仅是电商嘛。 接下来是产品。产品是我感觉很深的,以前买百丽觉得是很好的鞋子了,还买美丽宝,都非常不错。而近两年,百丽的产品开发似乎出了问题,没有什么眼前一亮的产品,男鞋就更加了,似乎有“过时”的嫌疑了,难道百丽也“老了”不成?真有这种感觉。产品是基础,是关键。微博上有人说,要增加体验,也对,但没有吸引力的产品,怎么会有好的体验?! 刚才提到“老了”的问题,其实,李宁在这方面吃了很大的亏,现在依然没有缓过劲来。这个中国最大的运动品牌,一直被冠以品牌老化,但一直没有解决这个“老化”的问题,就算李奥贝纳给其定位为“90后”李宁,还是无济于事。这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现实:时间真的很残忍,不是你想改变就改变的。 那么,在品牌的定位和推广上,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与时俱进,不能停在做电商、做线下还是做产品上了。马云说:“多年以后,你们死了,我还活着,这就是品牌”。我不太赞同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把逻辑颠倒了,为什么别人死了,而不是我,不是你呢,做品牌,做营销From EMKT.com.cn,才能活着,要不怎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活着呢。 百丽作为一个“时尚”的鞋类品牌,不也存在着“品牌老化”的问题吗?只不过时间不久,不易觉察罢了。百丽要解决的课题,当下绝对不是电商销售问题,之所以电商问题让百丽这么“纠结”,是因为趋势的“压迫”,目前电商主导销售还不是时候,但可以准备着。 最重要的是三个关键点:产品的时尚性、渠道的提升和优化、品牌活力的塑造。 新浪微博:蒋军微博http://weibo.com/1436051052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abbccaabbcc001001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