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经营观点 > “爱恨交加”谈定位

“爱恨交加”谈定位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1-12-09, 作者: 蒋军, 访问人数: 2264


7 上页:第 1 页

  定位能做什么  

  “定位”更多是基于观念和策略的方法论;在消费者心理和细分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策略和操作办法。笔者认为,定位只是一种策略,是我们进行营销活动时必须要考虑的一环。定位就是寻求一个策略支点,在极致发散的同时,也集中到“点”的突破。   

  西方对消费心理研究很系统,很多营销专注都有涉及。如:《购买的真相》,《顾客为什么购买》等等,都从消费的心理进行了剖析。  

  《顾客为什么购买》,作者帕科•昂德希尔,消费行为学家,是一家研究公司的CEO,其客户包括麦当劳、星巴克、雅诗兰黛、花旗银行等诸多知名公司。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购物中心、杂货店跟踪观察购物者,分析购买行为与消费心理的搏奕关系,花费20年时间深入研究消费者和销售环境的互动,凭借着自己福尔摩斯般的精确推理,为读者描绘了商人、市场营销人员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由此看来,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对营销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诞生了基于“消费者心智”的定位理论。  

  但反过来,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看法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购买的决定也是一样,是基于什么因素?是品牌、品类、促销,抑或是综合的因素在起作用,而品牌、定位、品类只是一种强化购买的方式之一,让其快速做出选择。但真正的购买过程是受到很多具体因素影响的。如:卖场促销、人员推销、、陈列展示等等。如果仅仅是品牌或品类,大品牌早就把所有小品牌打垮了,小品牌、小企业或者没有品牌的企业还有生存的空间吗?  

  为什么ITAT会倒闭,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品牌战略、没有定位等等,这些在欧通国的谈话中显现无疑,但最后还是上市无望,在一场圈钱的闹剧中消亡了。最大的原因是:在整条服装产业链上,最核心的设计、生产到终端的过程ITAT没有,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上,而中国服装企业新品上市周期要160天,怎么会不死呢?  

  看看我们周围的中档服装品牌,活得最好的,并不是那些知名企业,而是从设计、加工到上市,时间很短的企业(时尚中档服饰的本质,产品开发更新要快,郎咸平的观点,是笔者认同的)。这里只是简单举一个例子,说明不同的行业最重要的东西是不同的。我们不是不需要品类战略,不是不需要定位,但你总得要活下来去,以最小的成本找到目前最适合你的发展方式。  

  如果什么都要品类战略,我想,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早就荡然无存了,因为很大没有牌子的产品在里面悄然流动,一夜之间“飞向”世界各地,你还真搞不懂这个市场居然有这种能力。  

  为什么要“你死我活”,门派那么重要?这也许取决于中国人的典型性格。看看中国的武术历史就大概知道了原因。中国武术的流派很多,数不胜数,但大多是内部循环,不外传,所以各门派的功夫是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失传了。李小龙,这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却没有这种狭隘观念,抛弃门第、流派之嫌,融会贯通,发展了融合各家武术精华的“截拳道”, 也没见的他说要取代哪一个拳法或流派,尽管李小龙早逝,但其影响力依然是华人在国际上首屈一指的。  

  世界发展的趋势肯定是融合的,尽管你看到小国家越来越多,但他们都是被融合甚至同化了,他们的习惯、语言都是被融合的结果。要不融合,要不就是消亡,适应不了就消失,再怎么保护也保护不了。  

  没必要花那么多心思争论谁的理论正确,“黑猫白猫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笔者自己也经营店铺,也用定位理论和品类思维来进行思考和运营,这个笔者绝对不会“死要面子,不认账”,但也不会“糊涂”到单纯为了品牌战略、品类战略而放弃产品设计和开发——缩短新品上市期。

  你问我,品牌重要吗?我告诉你:重要,很重要。但我还要告诉你:相对于上千种的时尚小物件,每周、每月的更新速度比单纯的品牌塑造还要重要,你信吗?因为对于时尚的中档产品(小件饰物)而言,消费者要不断的重复购买,所以款式要不断改变或更新,否则下次回头客就不再购买,你想,买来买去一样的,你还会再买吗?所以,比那个固定墙上的品牌或者消费者心中的品类和定位,缩短新品上市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如果按照定位理论,一定要“分化”那么多的不同品类,消费者要能一一分清,并记住数百种种产品,显然不可能的。所以说,一定是形成店面的品牌规范,但最最重要的是:产品系列要力争每半月或者每月进行更新。

  只要是自成体系,对中国的营销界有指导和实践的意义,我们就有存在的价值,抛弃那么“陈腐”的门第观念。实际上,很多东西包括理论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并不是独门独派或一件“暗器”,“突兀”的一闪就克敌制胜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远,而不是把“巨人”压垮。  

  定位不能做什么  

  打造一个定位,就能畅行无阻?在这里,不想再分析什么系统和流程了,讲多了也觉得无聊。大家经常说王老吉的案例,说是定位的成功,在“总结”出来这个经典的案例之前,王老吉已经畅销大部分省份了。就算是定位的成功,接下来还得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人员促销、建立销售组织,进行销售渠道、终端的管理,所以说定位“超越”了科特勒营销理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与其说王老吉一个定位就赢得了所有,还不如说是掌控终端的胜利。  

  至于说郎咸平先生的6+1理论是基于产业链的,所涵盖的对象大部分是制造业,如果这方面也要用定位理论来“套”,那也就泛泛而谈,将定位变成“跑位”,跳出了定位的本源了。  

  郎咸平先生可能并不是要否定品牌战略论,站在制造业的中国目前现实状态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从制造转变为设计和其他环节,以把握不同行业的本质,摆脱代工的现状。  

  如东莞制造业的现状,大家都心知肚明,每一个工厂都可以用定位来塑造自身品牌了,都可以打造消费者心智中的新品类吗?显然不可能做到的,而郎咸平只是指出了最有可能改观的产业链整合,相比每个工厂建立强大的品牌更加有效,更加把握他说的“行业本质”。

  至于具体的操作和可执行性,问题提出来了,总比盲目得全部工厂都走“品牌化”之路要好。多一个方向不好吗?  

  不要神化和绝对化“定位”  

  笔者并不否定“定位”理论和观念,它是营销战略中的一部分。但不该用“定位”来否定或取代USP和品牌形象理论或贬低菲利浦•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为什么一种理论的诞生就一定是取代另一种呢?况且“定位”并不是营销的全部,或者说“定位”不能代表一切,因为它不是万能的。

  中国企业并不缺战略,看看企业装订精美的放在文件柜的战略规划就知道了。这些放在柜子里的战略至少没有什么危害,如果真出现一个“救命稻草”式的战略,可能麻烦就会更大了。诸如一个点子救了一个企业,一个定位造就了王老吉!太可怕了。

  纵观中国的历史规律,本人所担心的是:在中国营销界、企业界,如果“矫枉过正”,过度“宣传”一种事物或者理论,反而会带来误导,危害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因为:定位诞生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诸如这样的国家和经济实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存在,必须要做更加细分的市场或者找到差异塑造新品类,因此,做就要做成第一,做成品类代表等等。但在时下的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分层严重,消费力量巨大,企业品牌或者产品不做第一,即使做第二、第三,一样可以活得很好,如果一定要绝对化或者一定找到什么致胜的“定位”,岂不是误导企业呢。  

  不要再造神了,不要再炒作了,一个“定位”并不是中国营销的“救命稻草”!

  新浪微博:蒋军微博 http://weib.com/jiangjun1021    

  博客http://blog.sin.com.cn/aabbccaabbcc001001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定位理论的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10-06-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鲁建华)
*重新探讨定位 (2009-07-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梁洋榕)
*读《大道相通》有感浅谈定位之道 (2009-04-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永博)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0-22 05: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