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集团企业费用控制 7 上页:第 1 页 模式三:分类管理,分类控制 分类管理、分类控制将费用分为变动和固定两大类分别设定方法进行控制。变动部分,如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等,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费用总额,从而控制费用。不同的行业可以确定不同的费用比例。比例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各行业前三年的平均数来确定,也可以参照行业对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固定部分,如办公费、折旧费、维修费、水电费等,按总额进行控制。总额的参考因素,如前三年的平均数、行业的先进数或平均数、集团下达的目标数等。企业的研发费用须单独根据研发计划报集团审批。对于下属企业发生的非正常支出应于发生时报总部进行审批。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将费用分为变动与固定两部分进行控制,实现了费用控制的弹性化,费用控制不会过于粗放。对于固定部分,参照历史数据,包含既定的不合理性。如果企业的规模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都发生变化,原先属于“固定”部分的费用也不再“固定”,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在应用实践中,一般将预算中的变动部分认定为能给收入带来直接影响的要素。如广告费,宣传,直接带来订单,对应相应的费用预算也直接与销售收入或者利润间接的对接。如规定广告费用可以是销售收入的15%,请客吃饭的招待费可以是销售收入的2%等。固定部分就是指不能直接为销售收入带来利益的,可以说,即使没有销售收入,这个固定费用也是要花掉的,这个根据公司的规定又各不相同。 模式四:行业细分,比例核定 按照费用总额占收入(或者利润)的一定百分比来核定管理费用。按照不同的行业分别确定费用占收入(或者利润)的比重。也可以将不同的行业分成几大类,进行管理。参考值可以为历史数据、行业先进数据或行业平均数。若历史数据与行业数据相差较大,每年在历史基础上上浮或下降几个百分点,逐步达到目标。也可以根据自我情况,重新设计一套,适应发展。比例核定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按照收入(或者利润)确定费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此种方法比较适合成熟、稳定阶段企业;但对于企业处于初创或衰退期,比例是不固定的,核定周期较短,运用起来就麻烦。 模式五:整体外包,利润核定 相当于将企业承包给你经营管理者,预算不预算关系不大,但是你要上交利润。你自己是纯粹的利润中心,与集团总部挂钩不大,只要到年终奖利润上交了就行了。或者你做好预算之后,在集团总部进行备案,也就是备备而已。平时拥有绝对的资金自由支配。充分调动下属公司的积极性,但犯错误的概率也是直线上升。 模式六:引进EVA,费用成本化 集团企业认为,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资本成本是经营所用资本的成本,是为补偿公司投资者,债权人所要求的最低收入。通过引入EVA,诸多费用均以成本化,诸如研发费用,具有长期效应的技能培训费用,人才培养等作为成本处理。由于EVA牵涉诸多会计调整,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费用成本化的定义,以便具有可操作性。最终费用的考核转化成EVA净值的衡量。 以上六种费用控制模式,均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集团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量身采用,或者结合采用。一旦用好费用控制这根指挥棒,财务管理就迎刃而解,就能更好的为集团财务战略目标服务。 作者系 管理咨询专家赵梅阳,联系电话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81ll65O89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