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IT巨头不断蚕食通信运营商 通信业生态体系悄然发生改变

IT巨头不断蚕食通信运营商 通信业生态体系悄然发生改变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2-04-18, 作者: 陆继伟, 访问人数: 1877


7 上页:第 1 页

  绕过运营商攻占电话市场腹地

  谷歌、微软、苹果、Facebook一连串令人生畏名字的背后,是它们正试图建立一种绕过电信运营商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之所以仍没有取得大范围成功,原因只有一个——运营商网络的暂时的不可替代性。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和Verizon花了20年建设自己的网络,中国移动也花了15年,这是运营商业务控制力最强的领地,但它真的无可替代吗? 

  网络电话枯木又逢春

  在沉寂近两年后,近日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电话UUCal重出江湖。其负责人汪建华已重启域名UUCa.com,并宣布正式开展网络电话网络语音服务。UUCal重新上线并不能代表我国对网络电话监管的放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通过米聊、飞信等在智能手机之间通话,其模式就是传统的“PCtoPC”模式,与电脑之间的语音通话方式并无二致。

  赛立信通信竞争情报分析师认为,从以上这点来看,我国对网络电话的一纸禁令,已经名存实亡,监管部门的态度也已经悄然改变。

  IT巨头意图边缘化运营商

  从全球范围来说,UUCal和网络电话的鼻祖是Skype。前段时间,微软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kype引起业界大讨论,这使网络电话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可怕的是,该模式已被争相模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绕过运营商”!

  新版本的Android系统目前已支持网络电话,允许客户发送免费短信,并通过WiFi网络来打免费电话;FaceTime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属于苹果iPhone、iPad用户的网络电话系统,运营商鼓吹多年、并已夭折的3G杀手应用——视频通话,竟然成为其主要卖点;Facebook也不含糊,下载专用程序后,登录Facebook账号,朋友栏上会显示电话图标,只要点击一下,就能和网友免费通话了。 

  赛立信通信竞争情报分析师认为,从大的趋势来看,互联网确实正在革运营商的命。当互联网在基础硬件方面高速发展的同时,它的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在功能上能够轻易超过电视网和电信网等传统网络。从长期来看,互联网取代传统网络(即三网融合)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发达国家的运营商一直面临着互联网的有力竞争,但是国内的电信运营商还处于政策保护之下,至少短期内还没有太大危机。

  智能管道,运营商最后的救赎

  电信业是由创新驱动高速发展的产业,电信运营商从来都是技术革命的先锋,在互联网疯狂膨胀的今天,运营商是互联网大跃进的肥沃土壤,但仅此而已,它们正离上层建筑越来越远,无法享受到互联网结出的颗颗硕果。2011年,“智能管道”概念代替运营商一直高呼的“转型”口号,成为业界炙手可热的概念,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提出,中国电信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而在中国移动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向“智慧管道运营者”转型。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绝不甘愿成为廉价的通道,占据产业链主导地位是数十年来运营商早已养成的习惯。

  “似乎彻底管道化就在眼前”

  在中国,从3G建设、WiFi无线城市覆盖,到“光网城市”等光纤到户工程,无不涉及三大运营商总计千亿元以上的大手笔投资,但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运营商总体收益增长缓慢,总体的用户ARPU值处于下降通道。

  赛立信通信竞争情报分析师认为,对于国内电信运营商来说,传统业务的收入增长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而互联网的数据业务虽然增长很快,但它属于基础性服务,并且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不会带来太多的垄断利润。这个是电信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所有运营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互联网就像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盛宴,运营商以主人翁的姿态欣然加入,但转眼间,运营商却发现自己只是配角,成了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活雷锋”,如何让手中与日俱增的流量和信息流变成通信收入,是运营商交给“智能管道”的重任。

  甘当管道,不行! 

  “过去,数据流量就像自来水,运营商收取流量费;而现在运营商正向‘信息专家’转型,通过管道智能化实现信息增值。”从语音业务向广义数据业务的转型是运营商的必由之路。智能管道虽然能够帮助运营商增加对流量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盈利能力。但这并不能改变运营商在新的信息时代被弱化的命运。

  运营商要学会“经营流量”,但如果运营商只甘当管道,那么“短时间行,长远不行!”。从流量收费,到智能化控制,再到进入信息服务,是三步走的过程,运营商向信息服务的转型还处在摸索阶段,必然会有一定的盲目性、收入增长缓慢等转型问题,不能指望迅速带来大笔回报。

  赛立信通信竞争情报分析师认为,运营商只有提升数据业务比例,加速2G转3G迁移速度;通过自己力量将市场做大,改变全行业生态,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赛立信通信竞争情报分析师 陆继伟)  

  【欢迎与赛立信竞争情报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赛立信研究集团旗下,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竞争情报事业部,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竞争对手调研、行业分析研究、竞争情报整体解决方案、竞争情报管理系统等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文章联系:E-mail:ci@sm.com.cn;电话:020-22263639。网址:http://www.sinoc.com.cn 】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通信运营商社会渠道三直掌控 (2012-05-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陆鸣)
*2012年通信业七项重点工作评析及建议 (2012-05-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光)
*通信业吹响全业务竞争号角 (2011-12-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庆勇)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9 05: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