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寨企业没有未来 7 上页:第 1 页 品牌再造 然而,国际品牌的桂冠没那么好戴。但是,再难这一步也要走。这是中国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市场一体化时代,仅仅在中国有所作为是远远不够的。 LG的品牌再造经历,也许能给中国企业提供某种启示。 2003年之前的LG,给人的印象是“洋品牌中的土品牌”,产品售价无法与三星、松下相比,中国消费者对LG品牌普遍缺乏好感。显然,LG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2003年春,LG启动为期5年的“品牌再造”计划,通过不断向中国市场投放最新开发的产品,积极参与中国公益活动,逐步改变了消费者的看法。LG巧克力手机、100英寸等离子电视、对开门豪华大冰箱,都是LG当时投放中国市场的。5年之后,LG在中国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悄然改变。如今,已经没有人认为LG是一个低端品牌了。 如果说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之初不得不走低端路线,比如基伍国际,但是站稳脚跟之后仍不能适时对自己的品牌再造,则前途堪忧。从目前的情况看,基伍国际未来的前景不容乐观,其市场短见有可能导致它无法持续发展。早在2004年、2005年,中国家电企业曾掀起一轮国际化热潮,许多企业奔赴海外设立分公司,大约一年后,这些公司不得不将海外人员撤回,“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原因,在于它们发现国际化和自己的想象相差太大了,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 在品牌的改造上,海尔做出了有益尝试。在经历一连串挫折之后,海尔于2009年重新进行品牌规划,引入卡萨帝品牌,意在重建国际消费者对海尔品牌的全新认知。 从营销From EMKT.com.cn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型 综观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多数走得坎坷艰难,包括海尔、联想、TCL这些重量级企业。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最为成功的当数华为,截至2011年,华为超过70%的营业收入来自国际市场,未来可持续增长的空间仍然很大。 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制约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根本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品牌,如果不突破这两个瓶颈,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将受到巨大制约。 先说技术。把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比较,我们发现二者有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国际企业基本上都是技术主导型企业,技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成为企业成长贡献最大的力量。这类企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产品创新能力强,通过不断推出领先产品推动企业发展,苹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中国企业大多属于营销主导型企业,产品多为追随型产品,即别的企业推出之后跟进生产,这类企业产品力不足,对营销的依赖性偏高。 中国企业必须尽快完成从营销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型,适应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在这一方面,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做得不错,比如格力。 再说品牌。很多人这样问:为什么阿迪达斯、耐克的鞋子比李宁、安踏贵得多?因为它们比李宁、安踏的鞋子好得多吗?答案是:此乃品牌附加值不同使然。虽然海尔被认为是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海尔仍然难与真正的国际品牌抗衡,这是海尔产品没法像三星、西门子那样卖得贵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中国企业一日不突破品牌瓶颈,则一日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企业。一旦企业被贴上山寨的标签,则永远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品牌。低价策略或许能让企业风光一时,绝对不可能让企业盛行一世。事实上,“山寨+低价”的营销战略,让企业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位置,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 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达过一个观点:占领一个市场的时间越短,退出这个市场的时间越快,这是无数企业反复证明了的铁律。至今商业世界没有靠山寨赢得未来的先例,未来也不会有。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基伍国际们不要把国际化想象得那么简单。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