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多问问自己“凭什么”,这是你唯一可依恃的资本(下) 7 上页:第 1 页 九、在适当的时机,干掉坏公司,炒掉坏老板 要想成功,你必须要学会能屈能伸。能伸而不能屈,个性太刚直,你会碰得头破血流;能屈而不能伸,你就会丧失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原则,只会一味委曲求全,所有人都看不起你。大多数的人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只能伸,只要自己看不惯的,绝对不会容忍;要么只能屈,天大的委屈,也只会往肚子里咽。而能够在这两者之间做到平衡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何时该伸,何时又该屈?这里面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游戏规则。我在前文也说过,“如果你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屈从,要么离开!”在游戏中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把所有你认为能够改变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但很多人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要么委屈自己接受规则,要么实在受不了拎包走人。 你凭什么可以左右游戏规则?你凭什么在游戏规则中获得话语权?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实力。当你没有实力的时候,你说什么别人都不会听你的。就像很多职场新人,刚到公司,对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看到公司一堆的问题,于是就凭着一腔热血向老板“上书”。你觉得老板会听你的吗?不可能!至少99%的公司都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你只是一个新人,在公司没有任何背景和资历,可能有的同事连你是谁都不知道,你又凭什么可以影响一个公司的运营管理?人微言轻,做事要看资本。资本不够的时候,不要真把自己当回事儿。 在你没有积累足够的实力资本之前,要学会“屈”,学会“潜伏”。这个时间,最短是5年,长的需要10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修炼。这是你人生中的大事,重中之重,其他的一切,无论是你能忍的,还是你不能忍的,统统都要为之让路。修炼的目的,是为了“得道”,将来能够“出师”,在社会上立足。不要因为自己的年轻、意气用事或者其他无所谓的鸡毛蒜皮而打扰了自己的成长。否则,你吃苦的日子还在后头。《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现在不忍,没关系。若干年后,再回头看你今日的所作所为,你是否能够让未来的你不再轻视今日的自己? 在你修炼成功、拥有了足够资本的时候,对于你所看不惯的老板,你可以把他炒掉;对于那些你所看不惯的公司,你也可以把他干掉。当年我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尽管公司有各方面的不如意,但我没有计较,那是因为我没有资本去计较;当我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之后,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当我真正要离开的时候,是因为我要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而现在的公司则无法给予我更大的满足。尽管已经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属于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但仍然有很多地方是我所接受不了的,严重违背了我的价值观。假如你的能力足够强的时候,你所关注的,已经不是物质回报的多少,而是个人价值的尊重和实现。 当你们在抱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你们是否知道,现在的很多公司,都面临着极为普遍的人才荒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我们暂且不去探讨,也不是在你我的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但你必须意识到,未来的人才发展,会形成两极分化:一类是特别优秀的,一类是特别差劲的。特别优秀的人才,已经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稀有动物,很多公司都在抢,而这类人最终只会流向特别优秀的公司,因为只有优秀的公司,才能够留住这类人;特别差劲的,只能进入特别差的公司,好的公司肯定进不了,因为好公司的用人标准是宁缺勿滥。差的公司之所以很差,是因为在管理方面很落后,整体竞争力也很落后,在这样的企业中,差劲的人永远也没法成长。于是,你就会看到职场上的“马太效应”:优秀的人,会越来越优秀,优秀的公司也一样;而差劲的人,则会越来越差劲,差劲的公司也一样。优秀的人与差劲的人之间、优秀的公司与差劲的公司之间,他们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如果你觉得你是一个优秀的人,而现在的公司已经无法为你提供更大的空间,那么,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支持你们跳槽。因为你有足够的资本干掉坏公司,炒掉坏老板,去寻求更适合你的舞台。此之谓“良禽择木而栖。” 我很感谢以前的公司,给了我足够的平台,让我以最快的速度去成长。当我离开公司时,我依然对其心存感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当年我离开时,有人这样问我,“公司培养了你,你自己成长起来了,却离开了,是不是有些对不住公司?”我说,“无所谓谁对不住谁。我获得了成长,但我付出的是廉价的劳动力,我也为公司贡献了我应有的价值。只是双方各取所需罢了。”所谓职场,其实就是以能力换回报的地方。只是有的人能力强,得到的回报多,让人羡慕;有的人能力差,根本谈不上回报,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十、培养自立精神和高贵的人格,而不是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奴隶 当年上大学时,我只是依稀有一个梦想:我要创业。但具体创业干什么,我却没有长远的考虑。如果为了创业而创业,那么,创业的意义又何在?我要实现的人生价值又是什么?以往的咨询工作,虽然可以做得很好,但越到后来,我从中获得的成就感越来越少,甚至开始有些厌倦。于是,我重新思考,到底什么事情,才可以让我重新燃起激情?人活一世,我究竟要给这个社会留下什么样的价值? 由于工作的性质,压力很大,需要长期出差奔波。有时候我也在想,假如寻找一份像大学老师(尽管现在的大学老师有很多是误人子弟)那样帮助别人成长的工作,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这事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没有多想,感觉也不太现实。一个在职场上打拼多年的人,不可能再重回学校读研读博当老师(要知道,现在稍微好一些的学校,不仅要博士学历,而且还要求你的第一学历是重点院校毕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发生了两件事,对我的思想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第一件事,是我刚刚毕业不久,参与某个咨询项目的提案。那家公司本身经营不太好,后来被一个煤老板收购,准备投资,想大干一场。在老板(董事长,公司的最高权力领导人)没来的时候,我们先向总经理(职业经理人,但无实权)进行了一下预提案,在座的都是公司各部门的人,各个级别的都有。预提案完了之后,大家的反响都不错,以赞扬的居多,认为这个方案比较可行。后来老板来了,我们又重新单独为他演示了一遍方案。针对方案中的某些观点,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其实也不能算是质疑,因为老板并没有否认这个方案,只是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其实他的这些想法,也都是泛泛而谈,并没有什么建设性。因为我们从私底下了解到,老板本身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小学没毕业,但他又不想让别人不知道他没文化,于是就比较喜欢附庸风雅,以便让自己显得有文化。所以他说出这些话,我们也丝毫不感觉到奇怪。但令我吃惊的他手下那帮人的态度,竟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在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又问底下那些在座的员工们怎么看。就是那些人,就在刚才,还对我们的方案赞赏有加;但此时,他们一边倒地批评起我们的方案来。速度如此之快,口径如此一致,让人难以相信。可能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事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在中国,这样的老板有很多,这样的官员也有很多,这样的下属则更多。但引起我的思考的,则是官本位文化之下,人的个性和思想的扼杀!在权力面前,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那么,这个人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民族,又会有什么希望? 第二件事,则是我在《职场救赎》的前言所讲的一件事。事情缘于一次招聘。新项目上得太快,部门要补充人手。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工作不超过一年、能够有一定成长潜力的新手。投递简历的人很多,但合适的寥寥无几。面试过后,综合比较,只有一个人最适合这个岗位。但最终,我还是将他放弃了。说他适合,是因为针对这个职位而言,他的综合能力、相关的工作经验积累以及对于薪资的要求比其他几位应聘者更符合我的预期。但最终之所以放弃,原因只有一条:这是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尽管我想给他一次机会,但考虑到现实问题,我想,依靠我现在的能力,我根本救不了他:他有着12年的工作经验,却换了10份工作;他的年龄比我们部门的平均年龄要长10岁;他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他没有清晰的职业意识,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到现在依然是随遇而安;他工作12年,却和一个应届生竞争一个基础职位;他能够接受公司给出的最低待遇,却没有任何异议……我觉得,与其让他留在这里,不如让他去寻找其他更适合他、能够给他更多回报的工作吧,毕竟这个年龄段的人,家庭的压力会比较大,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就意味着一切。如果工作没了,那么,这个人可能会因此而垮掉。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给不了他那么多。 这两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些事情,用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获得成长和进步。这种成长和进步,不是建立在短期的物质利益的目标追求之上,而是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拥有独立的思想精神,而不是一种奴才心态,一辈子都直不起腰杆做人。约翰•洛克菲勒说,“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能够享受他的创造的人。那些像海绵一样,只取不予的人,只会失去快乐。”“我相信没有人不渴望过上快乐、高贵的生活,但真正懂得高贵快乐生活从何而来的人却不多。在我看来,高贵快乐的生活,不是来自高贵的血统,也不是来自高贵的生活方式,而是来自高贵的品格——自立精神,看看那些赢得世人尊重、处处施展魅力的高贵的人,我们就知道自立的可贵。”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教育体制的变革,能够用优良的体制,培养出一大批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可以影响这个社会的运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一个没有躯壳的灵魂,一个没有思想的奴隶。这是我的终极追求。我希望可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帮助那些真正渴望成功的人找到方向。于是,离开咨询公司之后,我创办了第一职场网。不为别的,只为用更优秀的思想,影响那些想成为优秀的人。而这些优秀的人,他们成功之后,就会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影响更多的人。如果你问我这一辈子的事业是什么,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这也是我创办第一职场网的初衷,并且作为终身的事业去坚持。我只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那些优秀的人成长为生活中的强者。因为这个社会,太缺少强者,而真正社会价值观的重建,正需要一大批强者的推动。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成立三周年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我相信只有坚守原则和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能共建一个正直、有秩序及和谐的社会。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我们的知识创造丰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园;我们能否将自己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我们的文化,使它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能历久常新;我们能否贡献于我们深爱的民族,为她缔造更大的快乐、福祉、繁荣和非凡的未来。”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