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非典型终端博弈:当“僵尸”遇上“海盗” “僵尸终端”与“海盗终端”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市场大了什么店都有。 有这样两类终端店: 一类对市场变化和同行竞争反应较为迟钝,应对不及时,甚至缺乏应对,促销不活跃,营销手段陈旧,营销模式单一,屡遭败绩仍安之若素。这类终端,其步调僵硬有如僵尸,总是一条道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僵尸终端”的最大死穴在于迟钝。 市场早已进入快鱼吃慢鱼的营销时代!“僵尸终端”因为无法跟上市场变化,被淘汰几乎是宿命。 但是,放眼市场的各个角落,仍然可以见到少数“僵尸终端”呆滞的身影,个中缘由:一是市场发展不平衡,个别“僵尸店”得以在竞争的缝隙中勉强生存;二是店主具备某种资源优势(如自家商铺没有租金压力、掌握上游采购资源可以低价进货等),使之得以冲减竞争压力;三是正在被淘汰的路上苟延残喘。 另一类终端则与“僵尸店”判然不同。 它们市场反应迅速,促销积极,但往往只注重营销的短期效应和促销的即期业绩,没有整体、长远的发展规划,虽然聚客快,但忠诚度低,顾客流失也快。就像海盗一样身手敏捷,同时掠夺性强,霸气外漏,对竞争者咄咄逼人,对顾客则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这类“海盗终端”,短期内的生存不成问题,但发展远景同样堪虞。 譬如近两年,一些日化店开始盛行由包场促销演变而来的封柜促销:在促销期内主打一个品牌,该品牌全面占据店内陈列位、宣传位,其它品牌不是被挤到了犄角旮旯,就是被临时下架。再集中配合海报、横幅、宣传单等,形成该品牌“包场”的效果,从而达到短期内快速冲量的促销目的。 由于日化店并非某个单一品牌的专卖店,这个月完成了A品牌的任务,下个月又得考虑如何让B品牌上量。为了平衡,店主只好在这家品牌“封柜”后,又赶紧做那家品牌的“封柜”,形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包模式。 这种长期的、排他性的单品牌促销,既削弱了门店的价值,也压抑了顾客需求甚至剥夺了顾客的选择权。你能封闭自己的店,你不能封闭竞争对手的店;你不给顾客选择品牌的自由,顾客就要行使选择店铺的自由。 你想掠夺式透支顾客资源,最终还是门店伤不起。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