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世纪营销传播的变化(上) 7 上页:引言 为理解营销和营销传播所面临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先简单回顾一下近四十年来营销和营销传播发展、演化的历史,图一展示的是其主要发展阶段。 首先,我们来看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那时正是现代营销传播的概念和理论形成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作为在二战期间未遭到破坏的少数国家之一,美国开始作为全球主导性的工业品、消费品及服务产品的输出国。为便于论述,在此,我们仅以消费品为例。 战后,由于人们几乎对所有的消费产品都存在着巨大的、被抑制的需求,这一时期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尽可能快地生产产品,将产品置入分销渠道中,并告诉那些焦急等待的顾客和潜在顾客产品已经上市。这是典型的“大量营销”模式,它仅仅强调生产和销售,由于人们对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这种模式基本上是以生产企业为中心的。 这一时期也是现代营销理论和方法形成和完善的时期,也是麦卡锡(1960)提出的营销4Ps(即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的时代,是由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企业间很少存在竞争,基本上没有价格对抗,生产者统治市场,他们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好的。消费者要做的则是在几乎任何情况下,在拥挤的人群中,以几乎任何价格去购买几乎所有的东西。 60年代早期,美国制造工业的竞争者又开始出现。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及太平洋周边地区的“五虎”开始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者。他们以比美国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及更低的价格生产产品,并迅速采用了美国企业的营销方法——运用那些在美国市场上十分有效的营销理论和方法,并且不断的加以改进。他们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不再满足于他们的国内市场,而是迅速出口到其他国家去满足看起来似乎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顾客和消费者的需求。全球化由此开始并取得了成功。 60年代中后期,日本运用戴明、朱兰和其他专家的概念和原理,改变日本制造业的范式。他们从“将产品送出工厂并在他们出毛病时进行维修”的模式转变到“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生产更好质量的产品,而后坐观消费者纷拥而至你的品牌”。(戴明,1982)。事实上他们确实是这样做的。首先是在汽车行业,接下来是电子、钟表、照相机行业。日本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并赢得一个又一个市场。许多营销专家不能理解这种变化。他们继续以他们乐意的方式制造产品,根据生产成本进行产品定价,通过传统的渠道进行大量分销和媒体传播,并在产品出问题时再去维修。 第 1 2 3 4 5 6 7 页 下页:营销和营销传播的变化(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