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策划需要关注的几大要素 7 上页:第 1 页 B、贴“地气”,还要有“人气” 在探讨的过程中,邵珠富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我们不妨听听专刊部和品牌报道中心的意见,因为搞一个这样的活动,不论事先渲染得多么厉害,其实现场均会是冷冷清清的、均不会产生较强的人气的,而真正的人气在于,事后相关报道的阅读人群。而在这一点上,有没有“亮点”或者“新闻点”就成为人气提升的关键,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气,所以这方面不妨听听新闻报道相关人员的意见。 而纵观整个方案,估计活动过后,除了自己的报纸报道一下、集团的报纸报道一下外,很难有让其他媒体转载或者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报道“人气”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其实在这方面,只要做小小的改动,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比方说,我们有没有制订出“儒商十大标准和行为规范”,可以考虑将炒作的火力点集中到这一点上进行聚焦炒作;比方说我们有没有搞出活动本身能够让人记住的、响亮的语言和口号,切记这样的口号不一定要正统但一定是要有趣,哪怕是适度的擦边球或者争议也未尝不可,毕竟有意义不如有意思嘛;我们有没有一个类似邵珠富以前在国内讲课时提到的“把”的东西,类似“红语录”“绿皮书”之类的,让人们拿到手里感觉到我们活动的正式,第二天报纸上也可以发发相关的照片,等等。倘若如此,或许会有些东西给人眼前一亮,则报道时就可以大肆渲染,说不定报道会吸引了人们的阅读,自然也就有了人气。国内其他媒体看到了这样的报道,有故事、有仪式、有情趣、有口号、有承诺,给予转载是完全有可能的。 C、知道“做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 知道“做什么”,即五个“W”的问题,这只是解决了战略的问题,知道“怎么做”,即“H”的问题,则解决了战术的问题。但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是战术主导下的成败而非战略主导下的成败,在邵珠富《营销策划,有意义不如有意思》一书中,也曾经提到过,“战略靠格局,战术靠水平”,这也是邵珠富在国内讲课很少讲战略的原因之所在。战略如果讲得太空,很可能会给人一种忽悠的感觉,只有战术才有可能成为“硬通货”,让人家感觉到你的水平。可惜的是,整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有“骨架”没有“肉”,活动整体设计过于纯朴简单,缺少明显的包装和作秀的成份,现场仪式感也没有做透,花絮估计也难以寻找,真的是给报道活动的记者增加了不少的难度。而这样的报道即便出来后,人们阅读的兴趣也未必很强,更不用说其他媒体的转载了。 好多时候,形式主义也非常重要的啊。毕竟,策划有时候就是一场形式主义的东西,你的形式做得越好,越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注意力经济才能够得到集中体现。而至于内容,这更多的是内功,人家是看不到的,你只要关起门来苦练好内功就OK了。 D、并不认为企业家俱乐部好搞 其实,早在去年,在教育培训处的时候,本人就有搞企业家俱乐部的想法,但后来的调研结果证明,这种想法还是过于理想主义了:一、企业家很忙,他们哪里能够拿得出时间来参加你的活动?二、企业家大多很自信,你拿几个和企业没接触几天、只看了几本书的讲师来糊弄他们,粘性太差了,怎么会能够吸引得了他们呢?三、即便是要搞企业家俱乐部,也不是这样粗犷式地搞,否则后果只有一条——办不下去。 所以,后来的后来,也即是现在,每每周末,我基本上还是将更多精力放到了与部分企业家喝茶交流上了,而这样小范围的交流,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年不仅几个企业家感觉收获颇丰,还顺便促成了几家企业之间的大合作,效果真的不错。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