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老总论坛 > 对话酒业总裁参考:运营商:似曾相似燕归来

对话酒业总裁参考:运营商:似曾相似燕归来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3-05-16, 作者: 邹周, 访问人数: 2412


7 上页:第 1 页

  我有三个观点。

  一是必须改变这种格局,而且解决的越晚、后遗症越大。

  销售严重依赖运营商的酒厂,酒厂的今天是保本薄利;明天,随着品牌运营商越来越强,留给酒厂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市场门槛越来越高;运营商规模越大、对酒厂生产规模的拉动力越大,生产规模越大、对运营商的依赖度越大,撕破脸、自己做市场的风险越大。

  如果不改革,则一直薄利,而且利润用于扩大产能,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二是要具备改革的筹码:创新价值。

  如果你对运营商的价值,还停留在产品供应阶段,那么,你脱下这双使你疲惫至死的红舞鞋,则立即丢掉市场,如全兴大曲丢掉东北、华北,一蹶不振;如太白丢掉陕西,经销商、运营商大举投靠西凤酒、成全了西凤毁灭了自己。

  改革是酒厂增加利润、走出恶性循环的必经之路。

  但是,我们反对“因为我们没有利润、所以我们要提价”,反对“因为运营商赚得太多,所以我们要提价”。

  以嫉妒、以红眼病的心态,去改变厂弱商强的利益格局、利益机制,来设计合作模式,就会两败俱伤。

  关键不是你想选择什么模式,而是什么模式更能创造价值。 

三是不主张自己建办事处、专卖店。

 厂弱商强,是一个结果,它的原因是,酒厂的品牌号召力不足、品牌运营能力不足。不是由于运营商的人品或其他什么问题。

  酒厂的核心工作是塑造品牌。如果品牌塑造成功,即使自己不去运营品牌,运营商也会让出足够的利润空间给酒厂,否则酒厂另外找人、一点也不难。

  如果酒厂没有成功地塑造品牌,自己独立做市场,自身的品牌运营能力未必强过运营商。在运营能力不足的背景下自己运营、势必扩大亏损;扩大亏损的同时还加深运营商的戒备,两面不讨好。

  行业格局的趋势是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分工。

  并不是非要自己组建业务团队、自己开专卖店。

  这些都不重要。

  关键是提高自己的品牌对消费者的号召力,并保护它。

  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企业管理运营商的经验,哪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泸州老窖、五粮液等企业的经验中,很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例如“价值量管理”。酒体价格、包装成本、零售价格三者之间要做价值评估,三者要“价值量相当”。泸州老窖的酒体与包装之比例是不得超过1:1.8,五粮液是不得超过1:1.2。也就是说1元的酒体,包装不得超过1.2元。

   这对保护母品牌、对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都有好处。这也才是负责任的企业所为。

   很差的酒体、豪华包装、很便宜的价格,仅仅以迎合消费者的虚荣心来卖酒,是不能持久的。从营销From EMKT.com.cn的角度看,迎合消费者的虚荣心本身没有错,但要有真实的价值,不能虚拟。 包装是消费者价值的指示器。就像路牌--什么包装,预示里面是什么酒体,然后传递品牌的整体价值。用一个词来讲,就是必须要归位。消费者的归到消费者,包装的归到真正的包装, 营销的要做市场,品牌也必须去做品牌。

  象“价值量管理”这样有助于维护消费者信任的措施,都该学习。

  2012年以来的行业环境变化,对品牌运营商和职业经理人都是利大于弊吗?

   当然是利大于弊的。

  减少了政府采购,限制三公消费,酒厂靠关系赚钱没那么容易了,就得放低身段,发展品牌运营商。

  于是,资金实力、经营能力合格的品牌运营商,获得品牌的机会,就增加了。

  无论是新的运营商、还是老的运营商,都不能指望透支母品牌而盈利了。肩负了销售额的压力,就得寻找职业经理人合作。

  这样,缩小了“关系销售者”的舞台,扩大了职业经理人的平台。

  酒厂之间的竞争要素中,对品牌运营商的凝聚力、服务力,权重将越来越大。

  《酒业总裁参考》:您似乎很看重要酒厂的副牌表现和其营运商的状态,这是判断一个企业发展状况非常重要的指标吗?业界似乎主要看的是主品牌的品牌力。

  曾祥文:如果仅仅看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品牌溢价能力,就认为这家企业的品牌力很强,是有问题的。

  政府是最大的消费者,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国情下,销量、市场占有率、品牌溢价能力,这些指标,政治性的因素起了很大作用。而政治性因素都是临时性的,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说明不了品牌力。

  酒厂对品牌运营商的号召力,酒厂副品牌对消费者的号召力,是更加重要的尺子。优秀的品牌运营商愿意加盟,消费者信任酒厂的副品牌,都体现了消费者对酒厂“企业道德形象、企业质量形象”的联想。

  如果对企业的联想不佳、或不清晰,购买副品牌就较少。即使主品牌销量较大,也可能是政治性原因,而非消费者的品牌信任。

  以茅台、五粮液两个企业举例,两个企业的主品牌,品牌议价能力和销售额都是此消彼长、各领风骚若干年,每次消长都与政府采购有关,不能说明品牌力的变化。

  只有从消费者对副牌的态度看,才知道五粮液的品牌力一直就比茅台更强。

  五粮液的五粮春、五粮醇等产品销售很好,在一些区域市场占有率很高。这是副品牌的“自然销售力”。

  当然,五粮液家门口的运营商,阵容也强大得多。

  茅台的“军队酒”、“政府酒”,这个形象没有做市场化的解读,老是强调红军、赤水河,这也是茅台的疏忽。如果政府的因素一旦不在,可想而知其状况。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zxwmkt@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20 05: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