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国礼”热能否为“国民品牌”复兴带来机遇? 7 上页:第 1 页 “国礼热”,难掩“国民品牌”复兴困惑 品牌消失、被收购是“国民品牌”的悲哀,数据显示,中国原本一万多家的老字号商家到今天仍在经营的却不到千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品牌),却掩盖不了尴尬衰落的现实: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占20%;效益好的只有10%左右。如陶瓷、化妆品、医药、饮食、服饰等等领域,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很艰难、很无奈!如同海鸥相机、永久自行车、蝴蝶缝纫机等等,已经永远成为国民美好的记忆。 在国家、企业大喊民族品牌复兴的声浪下,不少老品牌纷纷伺机回归,一小部分大胆变革创新的尝试者甚至已经开始品尝胜利的果实。但是,许多有着复兴的梦想的“国民品牌”企业,都同样遭遇体制的尴尬、技术研发之惑、渠道与产品之困、营销创新之苦……“国礼热”,难掩“国民品牌”复兴困惑。 “国民品牌”复兴成功的关键是“传承与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元素、东方文化、民族情感”等三大方面的有机结合。对于每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国民品牌”,时过境迁,要想重振市场雄风,快速提升在“80后”、“90后”人群中的品牌认知度并非易事。复兴不只是复古,不只是打感情营销牌,需要的是综合的变革与创新,需要彻底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将“老品牌”变成“潮品牌”。“复兴”需要下猛药,一切因循守旧、瞻前顾后,都无法实现“国民品牌”的转型、突破和蜕变。为此,如何能在唤起消费者情感记忆的同时,还以符合时代潮流的表现方式来传达更加丰富饱满的品牌理念,成为了摆在“国民品牌”们面前的课题。 “国礼热”,给“国民品牌”复兴带来一定机遇,但“国民品牌”复兴、实现中国梦,需要解决所有复兴的羁绊,需要谨记“空谈误企,实干兴业”。“国民品牌”在外资品牌集体围剿、联合扑杀下,只有坚持韧的战斗,以“中国功夫”对抗外资,努力复现往日的辉煌。百雀羚的阶段性复兴“成功”,为“国民品牌”复兴提供了一个借鉴的范例。 黄志东,资深营销&企划人,擅长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营销培训等。欢迎交流:hzd615@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