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业与人 > 人在旅途 > 销售工作:要有耐心和恒心

销售工作:要有耐心和恒心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3-05-24, 作者: 刘家忠, 访问人数: 4341


7 上页:第 1 页

  例四:

  还有个客户我们去谈了几次都没下来,后来听说他摔伤了,我便带着两个业务员买了点水果去看他。但如果单是这样去看他肯定还不能足以感动他,感动他的是我的一翻特别的也可以说是出色的表演,我用气功给他治病。说出色,并不是我表演得很好,而是因为我的这翻表演营造了一个很好气氛。客户一听就笑了起来,两个业务员也在笑。我也想笑,但我稳住不笑,我又对他们说不能笑,要全力配合我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客户按照我的口令坐好,放松,轻轻闭上眼睛。然后我也微微闭上眼睛,又把日本电影《追捕》里的台词略略改变了一下,轻缓地说道:“全身放松,什么也不要想,也不要朝两边看,一直朝前走,前面是蓝蓝的天。在蓝蓝的天上,你飘啊飘啊飘啊,像神仙一样,你已经物我两忘,没有了忧愁,没有了烦恼,所有的病气也都随风而散。”我边念念有词,边做着帮他排病气的动作。

  业务员稳不住想笑,我给他们连递眼色示意他们不要笑,但客户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我也便见好就收。我这时笑着说:“我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功夫,只是会点气功招式而已,我的目的只是要给你带来快乐,带来笑容,带来笑声。笑,本身就有治疗的作用,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你不只是笑了一笑,而是笑了好几笑,你就年轻了好几个十岁。”

  “好了好了我服了你。”客户也笑着说,“就冲你这翻诚意,我都不好意思不给你要货。”

  业务的事,我还没谈,他就主动跟我谈了,而且也只是三言两语就谈好了。所以,做销售,有时还要在销售之外下功夫。

  例五:

  有一个大型超市,我们的产品进场后陈列的位置不好。我就去找调味品柜的营业员,但他不理我,话也不跟我说,连看也不想看我一眼。后来我就想办法接近他。如何接近他呢?请他吃饭喝酒都是不可能的,跟他又不熟。我试着送他一点小礼物,他也不肯接受。怎么办呢?正当我苦无良策的时候,有一次碰到他在搬货,我顿时心里一亮,对了,就从这里入手!于是我就去跟他一起搬货。这次他也没有很强烈的反映,事后他只是很平淡的说了句谢谢。以后我就特别留意找这种机会去接近他。如是数次之后,我们的谈话就多了一些,也较为随便了。

  后来有一次,我看他抱着两个空纸箱,我就去接了一个过来,我说:“来,给一个给我。”

  他说:“不用,是空的。”

  “空的也要给一个给我,”我说,“看到你拿着东西,我手上是空的,我不好意思。”

  “你很有意思。”他说。他终于露出了好不容易才有的笑容。

  时机成熟了!我想。于是我话锋一转,“今天不是很忙吧?”我问他。

  “今天要闲一点,不算忙。”

  “如果不会影响你工作的话,我想担搁你一会儿,给你谈个事情,可以吗?”

  “你说。”

  于是我就把我们的产品在其他门店的销售情况和在这个门店的销售情况对比谈了一下。

  “其他门店都销得很好,这里销得不好主要还是因为陈列不好。看能不能调整一下?”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

  没想到他竟把一个整个货柜都给了我们,把别的产品移到其他位置去了。完全出乎意料!这是一个专柜呀!是要出费用的呀!但是我们竟然没出一分钱就得到了!

  此事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另外一家和我们做同类产品的公司在这个货柜上也放得有产品,他们以为是我们故意移开的,就给我打电话来说了些威胁的话,我就告诉他们是营业员这样安排的,后来他们去证实了之后才心服口服。

  这个例子和前面的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贵在坚持,有耐心,用行动去接近他感化他。不同的是前面的例子是市场开发的范畴,本例是市场维护的范畴。

  例六:

  x店开发的成功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业务员最初是到x店对面的那家客户去,大概去过有四五次吧,几次都以失败告终。业务员都有些灰心了,都想放弃这份做销售的工作了,这时候忽然看到了x店,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去,本来没有抱多大希望,却不想她刚好他们也需要这些品种,一谈就成了,业务员喜出望外。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次成功看起来是偶然的,其实是必然的,是必然中的偶然。如果没有前面的几次,没有去那里,怎么能发现x店呢?

  例七:

  另外有一个超市,业务员去过好几次,都遭到了拒绝,几乎没有信心了,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去,也只是抱着例行公事的态度。后来有一次去的时候,刚好以前那个经理不在,是老板自己在那里。老板却很好说话,一谈就成了。如果这次不是老板自己在那里,而是以前那个经理,恐怕又完蛋了,但如果业务员那次不去,也就遇不到那个老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任何事情,只要你肯坚持,总会有出现转机的时候。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906044633,电子邮件: 1026075764@q.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职场新人如何适应销售工作? (2013-10-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贤华)
*销售工作的基础 (2012-10-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潘文富)
*销售工作应该立足的六个基本面 (2012-07-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万利)
*销售工作中的八大难题 (2009-01-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志平)
*销售工作中的哲学问题 (2006-03-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耿金田)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20 05: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