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大王”刘强东为何做不了盟主? 7 上页:第 1 页 距离2:平台吸引力 十年前,马云就指出,“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协同的世界,也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阿里巴巴将协同最广泛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和完善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共同培育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构建开放平台是马云的独到之处,也正是阿里系成功的秘诀之一。如今,天猫不生产一件货物,却已经是B2C的霸主。 以自营起家的京东,要发展开放平台挑战天猫,至少需要迈过两道槛,其一是平台系统的稳定性,其二是自营业务与开放平台的竞争。 2011年京东POP平台上线,掀开了京东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不过刘强东很有自知之明,他说“当前京东开放平台还处于投入期,并没有到正式发力之时。”事实上,京东虽然实现了POP平台最基本功能,而更高级的卖家需要的服务京东都很欠缺。而天猫对商户的吸引力,有一点不容忽视,即阿里巴巴开放平台系统相对成熟,能给卖家提供分析工具和营销From EMKT.com.cn工具。 对于“左右互博”式的竞争,刘强东的态度很明确——京东内部不做任何平衡,强调公平竞争。这种难得的态度,为京东追赶天猫提供了可能。就像在沃尔玛、宜家国际连锁巨头公司,既有自有品牌也有大量其他品牌供消费者选择。融合与竞争的并存,无疑将激励着京东的两个团队提高各自的竞争力。自营平台可以控制成本降低价格,开放平台则可以扩充产品吸引流量,而吸引过来的流量也许会最终选择自营平台的商品,自营平台的商品如果性价比没有优势,也会影响网购用户的最终判断。 这种“竞合”倒逼京东为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对于京东的长远发展无疑利大于弊。而考验刘强东的是,“左右互博”的政策能否铁面无私地坚持执行下去。 距离3:物流覆盖力 潘石屹在新书《屹见》中写道——“原来我们在某一个大型的网站上买东西,但慢慢地发现那上面的假货太多,而且售后服务还不敢恭维。后来有了京东商城,我们的好多东西就是从它上面买了,整体来说它的送货、退货、维修等方面速度非常快,而且基本上所有东西都是真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用在电商领域,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京东在自营电商的快速崛起,与其提供的快速服务是密不可分的。其“211限时达服务”(中午11点前下单当天送达,晚上11点前下单隔天上午送达)在业界享有盛誉。据说刘强东经常在上午10点58分最后极限下单,看京东物流能否扛得过去。 当电商发展到2013年,用户体验的比拼已经不是过去看谁送货更快的简单模式。京东斥巨资自建庞大的物流能否顶住投资方的压力、尽快收回成本、管理运营好,是物流大战成败的关键。 中国之大消费者覆盖之广,难以想象,县、乡、村一级的物流滞后往往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天猫在三线城市甚至在乡村,物流体系亦十分之发达。而京东在这方面则远逊于天猫,因此京东商城近几年将所融资金的70%用于仓储物流建设,在北京等5个城市完成了一级物流中心的布局。截至2013年末京东仓储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比两个央视新大楼“大裤衩”(47万平方米)还大。 就在京东全国建仓库的时候,苏宁、易迅也在纷纷进行大物流建设,马云甚至推出了百亿物流计划。如果京东的订单量跟不上,订单密度不够,自建物流的成本将非常昂贵。因此,电商物流难的不是建,而是“养”。 距离4:信用力 “双十一天猫销售额突破100亿并不意味着天猫京东竞争结束,等到京东开放平台、亚洲1号建成、金融供应链发力时,将带给客户与天猫不一样的体验,那才是真正的较量。”面对天猫的如日中天,刘强东从不服输。 “平台、金融、数据”是阿里系的三驾马车。如果说平台和数据京东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弥补,那么在金融方面,京东与天猫的差距可谓是“驷马难追”。我想这也是刘强东将“金融”列为第二个十年战略重点的原因之一吧。 刘强东勾画了一个美好的“金融三部曲”,即收购网银在线、发布供应链金融服务、组建金融公司。在“三部曲”思路的指导下,京东先是停止了与支付宝的合作,而后在去年成功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低调进军支付领域(在浏览器输入wangyi.com,网页会直接跳转到京东主页面)。去年11月京东对外正式发布其首个金融服务类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并与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签署战略协议。今年初京东对金融部门升级,成立金融发展部全权负责公司金融供应链业务。 在金融方面京东是后来者,在执行中可能会发生冒进,战略因此会产生偏差。这就需要管理层和执行团队充分地统一认识。刘强东说金融将会给京东带来丰厚的利润,虽然目前还看不到,但京东在金融方面的频繁动作,已经向天猫发起了冲锋的号角。金融的突破带给京东的绝不是短期的赢利预期,而是通过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增强商户和用户的凝聚力,唯如此才能实现规模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赢利。 正如刘强东所说:“谁也不能打败京东,京东只有可能被自己打败。”自己是最难战胜的敌人。刘强东愿意坚定地改变自己吗? (注:此文首发于中国新闻周刊网) 刘泳华,财经评论员,资深品牌营销顾问,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多家品牌、营销类网站专栏作家,《销售与市场》等媒体特约撰稿人,对IT、汽车、快速消费品等行业的品牌推广有深入研究和多年实战经验,曾服务国内外众多500强客户,欢迎交流。 个人博客: http://blog.sin.com.cn/liuyonghua2008,微博:http://weib.com/liuyonghua2011,E-mail: liuyonghua2046@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