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希望乳业:刘永好的整合难题 7 上页:第 1 页 产品与生产的整合 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经验与国内乳品增长趋势分析,未来的液态奶消费必将以低温保鲜产品为主。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乳品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常温产品仍旧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由于新希望收购的大多是地方品牌的城市乳业,各自行销半径都相对有限。于是,采用巴氏灭菌方法的短保质期鲜奶(一般保质期在2~7天,且需冷藏)自然成为其主销产品,而超高温灭菌(UHT)的长保质期奶(保质期在1~6个月)则相对处于弱势。这种产品结构,与保鲜奶必然成为城市消费主流的发展趋势是极其合拍的。但对于同处一地或临近的同门兄弟来讲,这种产品重合则是极为不利的。品牌、广告、通路、物流等诸多资源不能共享暂且不讲,“皇军打伪军”的窝里斗也一定是难免的。 因此,新希望在以巴氏杀菌的低温保鲜奶为重点产品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对UHT长效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否则,必将失去极为可观的市场与销量。 实际上,从新希望介入乳业的基础条件、介入方式、扩张速度、企业结构、资源状况、市场环境等方面看,均与目前国内其他乳业巨头有着本质的区别。“收购(或新建)→整合(品牌、资源)→联动→全国(市场)→前三甲”应是属于新希望自己的战略发展思路。而在这其中的“联动(新希望乳业内部企业的呼应与联合)”,区域垄断者与市场扩张者并存,便是很好的策略搭配。华西、天友、白帝等品牌自然应该承担区域垄断者的角色,当然,所指区域并不一定是单指其所在城市,而是指以其所在地为半径的相对集中区域;蝶泉则最为适合承担市场扩张者的角色,此扩张也并非是指必须占领全国,而是在运费等综合成本允许的前提下,相对扩张自己的市场半径,并与其他兄弟企业互补与联动。 通路资源的整合 在分销通路方面的整合,新希望很明显是滞缓和落后的,仅举几个很小的例子予以证明。在成都和杭州,新希望均有两家乳品企业,但两家各自都拥有完整的市场运作班子,机构与人员的重复暂且不讲,仅就渠道建设与终端拓展方面,就存在较多的重复与浪费,两家各自组建分销网络,在与家乐福、华联、联华等大卖场和连锁超市沟通时,要分别支付各自的进场费、条码费、促销费等,这些看起来“不大”的费用,在整个新希望乳品体系中累积起来,每年总计绝不会少于数百甚至上千万元;再如,河北保定的天香酒店奶行销全国,而它在成都又必然会遇到华西麾下的怡爽(酒店奶品牌)的拼争,两次缴纳的进场费、促消费和赠送的冰柜等费用暂且不讲,渠道与终端层面的竞争甚至“窝里斗”就难以避免。 当然,这还只是表现在通路方面的一些小问题,其他诸如行销区域的规划、产品线的组合、销售队伍与渠道的共享、物流体系的整合运用、通路口碑的联合打造等等,都是新希望必须整合的重要内容。 除了上述的三个方面,新希望还面临队伍与人才的整合以及体制与管理的变革等诸多问题。刘永好此番调集了国内乳品行业的精兵强将,快速组建了一支乳业“梦之队”。值得提醒的是,目前新希望乳业中高层管理团队似乎以乳品专业的技术专家、产品研发、生产管理与宏观决策者为众,而具有丰富市场运作经验,能够切实进行市场规划、拓展与管理,能够亲自带兵打仗的实战型高级营销人才则相对匮乏,人才结构相对失衡。我们都清楚,结构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结构合理、长短互补的团队才是优秀的团队。新希望乳业这种“头重脚轻”的人才结构,必然对实际市场业绩的达成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新希望原有体系那些“一顶草帽两脚泥”,勤勤恳恳卖饲料的子弟兵,如何与乳业的外来空降兵达成高度融和与协作,也是刘永好不得不思考和权衡的难题之一。 刘永好闪电般快速收购的11家乳品企业,大多都是一些传统国有或集体企业,且在空间上遍布全国8个省份,由此而带来的文化、理念、体制、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错综复杂。仅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便可获知,被新希望收购的企业高层人员集体辞职,新希望派驻的财务人员在新企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生产工人集体罢工、停产等事件已有发生。这对于一心专注于快速收购、快速行进的刘永好来讲,不啻敲响了警钟。 新希望布局原则与实施手段建议 新希望乳业虽然在短时间内构筑了一个遍及大半个中国的乳品网络,但是这种布局还存在相当的不足。在关于新希望乳品全国布局方面,我们提出以下五点意见: 1.划小区域,以点带面。 建议以省份甚至城市为布局单位,这并不是主张扩大收购或控股数量,而是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比如:在成都,新希望收购了阳坪(虽在眉山洪雅,但应属成都商圈)和华西两家乳业企业,同在杭州,又收购了双峰、美丽健两家企业。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快速布局,还是对收购后的整合运作,都不是好的选择。不如在成都邻近的绵阳或是浙江南部的温州、金华收购另外一家。这样做既可以形成区域互补、区域联动,也可以避免收购后的“窝里斗”,减少资源浪费。 2.不求多但求强,不为奶源所困。 新希望应尽量寻找当地较为强势的乳品企业。这里的“强势”并不是单指新希望入主之前就必须是当地第一,有优质奶源等硬件指标,还应该综合考虑该企业整体的发展势头是否处于强势——“腐朽的老大”与“活力四射的老二或老三”,我们宁可选择后者。在选择收购对象时,新希望更应该关注的是欲收购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经营理念、管理水准、对新希望企业的认可等软件指标。 我们不否认奶源对于液态奶企业的重要性,国内绝大多数乳品企业是靠向农户收购奶源为主的,而饲养户对乳品企业的忠诚也许并不比每公斤多加两毛钱来得更可靠。尤其是在黑龙江等北方区域,奶源问题在短期之内还是可以找到快速而实效的解决方法的。这并不应该成为新希望收购乳品企业的首选条件。 3.收购与新建同等重要。 在目前新希望已控股的十余家乳品企业中,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企业来讲,现金并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要素。产品研发、质量把控、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市场营销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决定企业处境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在如上几方面都存在问题甚至积重难返,那么就真的不如重新建造一个全新的企业。有时候,改造的难度并不小于新建。 4.尽快填补华南、西北等区域空白。 除了要将已归于新希望麾下的现有十余家乳品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之外,在新希望下一步的全国布局中,对华南、西北两大区域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华南作为全国UHT长效奶销量最大的市场,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自然会在新希望乳业的整体布局中占据相当地位;而西北地区虽然目前人均消费小包装液态奶的数量相对落后,但增长势头迅猛。尤为关键的是,相对于华东、华南地区,西北地区拥有一定的奶源优势,新近已有诸如恒康、银桥等西北乳品企业杀入全国争战。新希望此时在西北区域布下种子,一方面可以拼抢迅速放大的市场,同时也能对西北地区“拼命三郎”的乳业新军,在其家门口予以有效阻挠和拦截,从而降低新希望未来的市场压力。 5.收购手段要高、中、低结合。 必须承认的是,新希望在政府、金融等高端方面的运作水准与沟通技巧具有相当的操作能力。需要补充的是,目前中国的商业环境仍未进化到“资和”境界,尤其是新希望欲收购的对象十之八九都是国有或集体企业。因此在很多时候,“人和”会成为影响合作关系的第一要素。 企业一线当家人,无论是出于对企业的真心依恋,对员工的诚意负责,还是出于对自身权力或个人利益的保护,都极有可能对被收购产生本能或理性的抵触。这必将会对收购结果与收购条件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在收购成功之后的工作服从与配合方面,更会直接影响新企业的经营成果。因此,除了由上至下的运作之外,新希望还应加强对企业具体经营者的沟通、说服甚至诱惑。这些听起来简单的手段,在实际的运作中往往会起到重要作用。 在此,特别鸣谢联纵智达新希望项目组的全体成员。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paul_lie999@hotmai.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