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1-30, 作者: 郝志强, 访问人数: 8017
7 上页:用折腾促使进步
3、用折腾保持活力
鲶鱼的故事是专门讲述企业内部活力的。出海的渔夫回来以后,总是发现沙丁鱼有很多死鱼,只有个渔夫的沙丁鱼基本上没有死。这个渔夫说,我知道沙丁鱼比较难成活,于是我在水里放了一条鲶鱼,鲶鱼的游动激发了沙丁鱼的活力,这样我的沙丁鱼都是活着回到港口的。怎样保证你的组织保持活力?一个办法是不断地招聘人员,利用鲶鱼效应,用新人不断地刺激老员工,但招聘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另外一个办法是经常折腾人。部门长时间由一个人管理,往往形成一定的模式和思维方式,扼杀新的想法和创意,使部门变得失去活力。部门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惰性,长时间在一个岗位上,每天做同样的工作。这个人的活力和冲劲就要减少了,因此通过折腾可以迫使员工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方法、结识新同事,保持活力和学习的心态,不断地进步。一般来说员工在岗位保持活力的时间是16个月,前四个月是适应的阶段,熟悉、了解岗位所涉及的人和事;然后的四个月是掌握的阶段,基本上了解了岗位的工作要求,岗位的资源,岗位在公司的重要性等;接着就是完全发挥所知的四个月;最后是热情消失的四个月。这样的曲线,老板要好好利用,在他显出疲态时就开始调动,就可以逼迫他去适应这个新环境,从而充满活力。员工保持活力了,部门自然就有活力了,企业自然也有活力了。
第 1 2 3 4 5 页 下页:用折腾避免腐败 8
关于作者:
|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
|
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5篇) |
销售精英是被“折腾”出来的 (2011-06-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邬华山)
折腾出来骨干?亦或折腾死人? (2009-11-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超)
折腾,缘于一份厚重的责任 (2008-07-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江伟)
我折腾,我存在 (2008-05-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雷红初)
折腾你的客户吧! (2006-08-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牛奔)
如何提高员工持续学习热情,推动员工成长? (2005-04-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贾福春)
人才炒做是企业不成熟的表现 (2004-04-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郝志强)
中小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2002-1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胜)
你的市场策略得不到执行怎么办?用权力撑腰! (2002-07-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雷永军)
人才为国民营企业成功之本 (2001-11-27,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作者:刘欣光)
揽三国形盛,学知人用人(三) (2001-06-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华婷)
留住人才不是梦 (2000-09-27,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九期,作者:苏孟现、嘉和)
壳牌:人才库构筑方略 (2000-07-10,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二期,作者:罗青华)
优秀人才你在哪里 (2000-06-29,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三期,作者:《销售与市场》编辑部)
上篇:识才选贤法则 (2000-06-29, 《销售与市场》1997年第十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