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小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战略规划 7 上页:第 1 页 五. 营销模式单一。 现在营销模式很多,但很多中小制药企业基本就是用招商、流通或者没规划 的销售队伍去撒盐面摊煎饼。而招商基本不专业,就是简单的通过电话联系合作客户,后期简单的收款发货。销售队伍基本是定好指标,分好区域撒出去,坐等收获。 这种现象与中小制药企业自身的营销规划能力有关,营销体系单一,竞争力就弱,营销体系内涵少,适合自身的优势模式就很难建立。 好的制药企业的营销模式一般是综合性的,细分性的,会根据不同产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特性采取差异化的区域营销模式。 模式是为经营服务的,制定适合企业、适合产品、适合区域市场的营销模式才是营销制胜的根本。 上述五点反应了中小制药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那么,中小制药企业怎样进行战略规划? 面对国内医药市场的新形势,中小制药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医药行业诸多政策和新的竞争态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分析评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构建真正适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小制药企业的战略规划 中小制药企业做正确的战略规划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中小制药企业的决策层习惯于跟风,那个疾病种类用药量大就奔那个领域去,于是,很多企业都蜂拥般的奔赴市场大、前景好的领域,造成红海更红,自身却延误的战略发展。比如我们给一家企业做营销项目时,发展这家企业请咨询公司制定的战略就是进入肿瘤、糖尿病、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领域,但是这家企业自身在这些领域基本没有优势,产品也较少,研发基本空白,这种战略就是形式主义,按照这个战略发展下去,这家企业肯定跑死,我们叫这种战略为死亡战略。所以,如果找咨询公司做战略,对方的合伙人一定要对医药行业极度熟悉,最好在医药行业从业十几年,否则风险很大。 好的战略规划,一定要适合自已自身,而不是简单的分析行业机会,那块机会最大就去那一块,结果,绝大部分企业都去那一块,最终成立陪衬。 笔者史立臣认为中小企业战略规划要从六个方面入手: 1. 从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入手。 你有什么资源,拥有什么能力,这是战略选择的根本。在实际的土壤上做的规划要远比空中楼阁可靠。同时,还要分析和规划未来可获得的资源和能力,现在和未来的结合就形成了战略的坚实基础,这时就要聚集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形成具备现实意义的企业愿景。 2. 要构建核心竞争力 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研发创新等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离不开创新。 比如扬子江药业就是通过营销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后期又开始构建研发创新能力,现在的扬子江药业研发能力很强。 核心竞争力是有层次性的,现在拥有什么,明年拥有什么,三年五年十年拥有什么都需要勾勒出来。 核心竞争力构建在战略里必须描绘出逐步建立的构件图。 3. 营销模式要有创新 目前的医药行业,三甲以上的高端医疗市场是外资合资企业为主体,国内药企短时间内很难有所突破,而医药商业贿赂问题层出不穷,代金的学术营销仍然是主要模式。基层医疗市场目前由于520基药目录的推行,市场主要掌控在各省的政府手中,药店与制药企业博弈能力日益加强,很多原有的代理模式和已经作用渐衰。 未来医药市场竞争取决于市场布局立体化细分、品牌建设、营销体系重构、模式创新、管理提升和战略取势等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为此,制药企业的营销创新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突破: 1)聚焦核心产品 制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创新一定要和核心产品或者主要发展产品吻合,不能脱离。比如企业的主要规划产品是专科医院,那么做专科医院的模式就和普遍的医院开发模式存在差异,还比如,降血压药品北方市场销量最大,而南北方的市场存在明显差异,一盘棋的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合制药企业的产品销售。 2)聚焦重点市场 通过立体化的市场布局,对制药企业的市场做一次真正的彻底的梳理,根据自身的产品资源和营销能力,决定进入哪些区域、哪些层级、哪类终端市场进行竞争。制药企业一定要对重点市场、目标市场进行政策分析和竞争分析,明确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进而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 3)要和国家和各省医药政策匹配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各级医疗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两票制和反商业贿赂的诸多政策,将会 加强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的整顿力度,制药企业将会面临更多、更高的政策性门槛,只有跨越这些门槛限制,才有机会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基本药物目录、定点生产目录、城市职工医疗保险目录、新农合目录、社区用药目录等种类繁多的目录也是制药企业在政策性市场的主要目标。 4)要和营销体系和营销团队特性匹配
4. 要形成真实的路径。 很多中小制药企业的战略构建基本就是目标和愿景,缺乏实际的路径,没有路径的战略基本是完不成的。怎样形成路径?其实很简单但也很复杂,这不仅要具备熟悉的战略规划能力,更要熟知医药行业和医药企业发展的规律。 5. 要进行产品线规划。 医药行业中,产品是战略的真实载体,可以说没产品线规划的战略根本就没有战略,现在很多企业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这是战略巨大的漏洞。企业自己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是由于企业没想清楚,而请咨询公司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是咨询公司不懂,于是有意识的避免掉这一块。 产品线规划是巨大工程,主体是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士,包括研发、市场和销售人员,再加上高管层和决策层,产品线规划要在充分研究整个市场的基础上反复讨论,逐步深入,最终确定。 什么是产品线规划?产品规划是指产品规划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在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了解竞争对手、了解外在机会与风险以及市场和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场机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远景目标(Vision)以及实施该远景目标的战略、战术的过程。产品规划的内容包括产品各类别结构规划,产品系列化规划,各机型定位规划,产品长度和宽度规划,产品生命周期规划等。 6. 要形成战略步骤。 战略步骤就是在战略路径基础上根据财务年度进行划分,每个财务年度做什么,那个部门或者领导负责,具体责任和权利要分得清晰。步骤的确定,就是行动的确定,而行动就要有策略,只有策略领先,行动才可以致胜。 中小制药企业的战略制定是一个专业、系统、科学和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不能着急,一蹴而就的战略是死亡战略。不专业的战略规划会让企业生不如死。所以,中小制药企业制定战略一定要慎重。企业自己做的战略规划要形成项目,形成组织,责任落实,最重要的是要形成无级别讨论机制,畅所欲言,这样不仅能保证战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更是统一思想的过程。找咨询公司做一定要找真正熟知医药行业的专业人士做,尤其是把控主体工作思路的合伙人,必须精通行业,精通战略制定。 [i]转载请联系作者 史立臣 作者简介:史立臣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医药行业中心高级合伙人,著名战略规划专家,医药营销专家,美国格理集团特聘医药专家团成员,著有《新医改下的医药营销与团队管理》。接受过200多次报刊和电视媒体采访,为药企和投资机构提供过100多次专业医药管理和投资培训,成功为40多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提供过企业战略规划、营销战略规划、营销管理、营销变革、渠道调整、市场布局,产品线调整等专业医药管理咨询服务。转载请联系作者 slcfw@si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