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感营销 7 上页:第 1 页 越做营销越彷徨 百分之百数码科技董事长 徐国祥 我从事营销已经二十多年了,但越干却越觉得自己不懂营销了,我做过跨国企业的CMO,也看了很多营销著作,比如菲利普•科特勒和奥美的一些书,到今天却发现那些理论全都是证伪的,全球最知名的公司好像都不是基于那些理念,似是而非。这是从旧营销时代向新营销时代过渡让我感到彷徨的原因。 现在的手机行业同样让我彷徨。手机行业竞争非常惨烈、残酷,中国一年卖四五亿台手机,基本上大的玩家都在玩,整个行业一片红海。几年前我说手机行业洗牌在加速,现在看好像牌洗得差不多了,其实故事才刚刚开始,因为巨头对手机的投入越来越大,还有很多不怕死的创业公司不断往里进,我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公司灰溜溜地退出。所以,我就站在移动互联网的角度,谈谈我对营销的疑惑之处。 首先是粉丝经济、互联网思维等新的观念。这些词近年来天天都被吹捧,让人听得有作呕的感觉。什么是粉丝?一开始是明星有粉丝,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营销者也自我吹捧,玩起了粉丝。这种所谓的个人偶像的追随者,等同于忠诚的用户吗?这个问题我是一直没有想清楚的,也是一直不相信的。我和“罗辑思维”交流,他也说他做的不是粉丝营销。我认为,实体经济里是没有粉丝营销的,因为企业用户的忠诚度跟企业创办者的个人魅力是不能划等号的,我认为核心还是产品和服务。 而互联网思维最早是我们的一个股东提出来的,他没有把互联网思维表述清楚,后来却被雷军炒热了。小米的互联网思维那么厉害,为什么小米只有两款手机卖得好,小米3却卖得很糟糕?而小米电视根本就卖不动,小米路由器一塌糊涂,小米电源假冒伪劣,还把同行搞死了。同一个公司的同一个互联网思维,为什么有的很成功,有的却很失败?反正我到今天还是不懂什么叫互联网思维,也不知道互联网思维怎么在手机行业落地。 我的想法是,营销最重要的还是对核心用户的价值。以前做手机我们是没有用户概念的,手机卖出去之后,我们躲得远远的,希望用户三五年内都不要找我们,因为只有出了问题他们才会找我们。到今天我们发现,把手机卖出去之后,故事才刚刚开始,手机是粘住用户的一个工具,把用户套进来,然后才能慢慢赚他们的钱。应用分发、视频、游戏都是赚钱的机会。 第二个是产品的问题。以前我们的手机很便宜,体验一般,今年我们痛定思痛,推出顶级产品,无论是工业设计、制造工艺还是用户体验,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能力,我们都是同行里一流的,同行看了我们的产品都觉得很好。 但是好产品就等于好品牌吗?无论是从业经验、技术实力甚至资本实力,我们都比罗永浩强得太多了,但是我们很惭愧,我们的品牌真的很差。所以,好产品是不是等于好品牌,我觉得值得思考。 第三个是营销的问题。产品和用户要建立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探索的是产销合一模式,最近我们见了很多实体渠道商,也跟京东、苏宁有深入的合作,但我们发现两种渠道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线上渠道的问题是什么呢?它的成本很低,但是线上特别便宜的手机很好卖,特别贵的手机也卖得很火,中端手机却不好卖,让我们很纳闷。我们又尝试实体渠道,销量很好,但成本却占了售价的20%—30%。现在我们的手机硬件是不赚钱的,好不容易把所有的成本堆到产品的供应上面,用最顶级的供应商、最顶级的工艺,不惜代价地把产品做好了,结果渠道成本一加上去,价格就推高了。 我们现在探索的是自营销和自渠道,我们采取合伙人机制,希望把用户当作我们企业的一部分,产销合一。以前我们和用户只是买卖关系,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极简,都在扁平化,所以我们想,如果我们的产品确实很好,能不能通过用户的方式发展用户?我们设计了一个利益机制,把硬广告和渠道的费用省下来,用户向朋友推荐我们的手机,我们就把利益反馈给用户。这样的想法其实是违背互联网思维的。“罗辑思维”对我说,现在的用户就是不要钱,就是要快乐,就是要好玩。但我觉得靠利益驱动是不矛盾的,品牌和用户构建的关系既有利益诉求,也有情感诉求,也有价值观诉求。 全中国吹嘘互联网思维的没有一个成功的,全中国学小米的也没有一个成功的,所以我干脆不学小米,我跟小米对着干。 我们公司的估值只有小米的几十分之一,但我认为我们的能力远远不是小米的几十分之一。在营销新时代,我们依然在路上,而且走的非常艰难,非常辛苦。 产品大于营销 乐凯萨比萨总经理 陈宁 学习成绩好的人,工作一定好吗?做土豆丝炒肉,你放一堆肉就好吃吗?所以说,配置好,并不一定真的好,消费者认可才好。我自己是IT人,做餐饮纯属偶然,我不懂餐饮,不懂美食,又是西北人,口味比较差,根本吃不出好坏,所以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做产品上。 我做乐凯萨做了4年,从不打折,今年淘点点要上市的时候,找到了我,问能不能和我们合作。阿里巴巴手笔很大,一出手就拿了50万,买了我们5000个套餐,只要用户下载淘点点,并在上面订餐,阿里就送一份套餐。大众点评网看到后,也不甘寂寞,想从我们这里买100万现金券,但我说对阿里不打折,因为我们从没打过折,所以就没有合作。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公司找我们合作呢?这应该与我们前期的营销积累有一定的关系。2010年我们有一家店开业,我们做了3天随喜活动,就是随便点,随便吃,随便给钱。当时我们卖了2万多元的东西,只收了2000多元。事情发生后,《南方都市报》对我们做了一个报道,然后在微博上转发了。我当时刚回宁夏老家,一下飞机就看到900多条批判我的微博,我都一一回复了。第二天,微博回复有4万多条,新浪头条新闻、央视财经、凤凰网、中国企业家等大号全都转发了,我们就火了。甚至东方直播室、孟非、金星等都找我们做电视节目,凤凰台、东森台、TVB等境外媒体也在我们店里守着采访。我们的店从那以后开业就没有亏过钱,以往我们的店开业,都是要经过一段煎熬期的。 有一次我跟蔡澜交流,问餐饮应该怎么做,蔡澜回答说:“货真价值。”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营造价值感。我们深圳海岸城的那家店,到了周六、周日从中午12点一直排队排到晚上10点,不是得益于营销,而是得益于我们的产品好,价格合适,让大家觉得物美价廉。另外,土豆丝炒猪肉,猪肉放多了可能是坏事,因为品位很重要,我们也在努力提高品位。我们专门请了设计师,在店里设计了很多场景,让消费者觉得很新奇。为了提高品位,我们在开业第三年就参加了批萨行业的世锦赛,这是第一次有中国人参加,虽然我们拿了世锦赛倒数第二,但我们可以跟大家讲,我们是中国人零的突破,是22年来第一次有中国人参加比赛。 乐凯萨比萨虽然是因为一个营销事件被大家认知的,但我认为产品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秘诀是给产品一个恰如其分的性价比。 反思溃烂的中国创意 亲爱的广告总经理 梁丰 我希望分享一下关于现代社会营销的困惑,题目就叫“不做创意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生活在远古时代的单细胞动物,我们观察它的化石发现,在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进程中,它都没有进化,后来就灭绝掉了。对于我们营销人也是一样的,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们所处的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进程里,我们很多人都面临一个抉择,要进化,还是做一个草履虫?我们不妨先抛开自己的身份、角色,抛开自己的生活、焦虑,尝试跳出来看这个问题,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 首先我们看到现代的信息是非常爆炸化、非常碎片化的。我们的大脑虽然终日很忙碌,但其实是无所适从的。现在有一种疾病叫大脑肥胖症,就是大脑每天摄取太多的资讯,但是我们没有时间、能力把这些信息消化掉,内化成我们的营养。 我们每天都在谈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无论是国外的facebook、twitter,还是国内的微博、微信,都是我们的重要话题。但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社交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化传播的载体,虽然现在非常发达,但是我们好像失去了传统的社交能力。以前我们见到一个女孩子会要她的电话,约她出来吃饭、喝茶。现在我可能会在旁边偷偷地用微信搜索她。前几年我们躲在短信的后面,现在我们躲在QQ、微博、微信的后面。虽然社交媒体无处不在,但其实人和人直面社交的能力是在退化的。这是一个悖论,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我们认识一个陌生人越来越容易,但是真实的社交从来没有发生过。 按照奥美以前的说法,我们建立一个品牌需要360度地构建。可是我们看到,无论是我们小米也好,还是罗永浩锤子手机也好,现在营销人是可以单点构建品牌的,大家已经可以跳脱出以往的模式。我们都在欢呼旧社会已经被摧毁,但是新社会究竟是怎么样的,其实并不清晰。 这是我自己对现在营销的一些偏激的观感。我觉得以2000年为界的话,过去的十几年是新中国最为剧变的十几年。我们的经济在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在剧变,我们构建资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国对创意、营销、审美其实是在全面地溃烂。比如流行音乐,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买磁带、CD,这些流行音乐可能是长辈们不屑一顾的,但至少它们是香港人、台湾人用真实的乐器录制的。但是现在,最炫民族风等恶俗音乐被大批量地制造出来。最炫民族风是怎么生产的?音乐公司召集几十位生活捉襟见肘的创作人,规定每个人每周要交十几二十首歌,假如公司旗下有20个创作人,一个月就能写两百首歌。然后公司从中挑出5首歌,每一首歌花5万块完成编配、录音、投放整个流程。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做音乐。我们听到的大量恶俗音乐,都是这样生产的。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音乐生产成本,但是只有模拟声,没有真实的乐器,造成大量乐手失业,音乐也越听越没有意思。 广告和创意在中国是一门显学,无论是企业还是媒体每天都在讨论,但事实上我们并不喜欢看国内的广告,反而很乐意欣赏欧美的广告作品。我劳累了一天,打开电脑,看看欧美的广告觉得挺享受。但国内的广告发展了这么多年,好像还是那个样子。现在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衰落了,互联网媒体好像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开始关注用户体验了,但用的却是各种媚俗和恶俗的方式。所以,我个人的观感,对于现在的营销,大家的眼界都在提高,创意却在全线溃烂,这是我们思考、做决策时候要反思的。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