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洪退去 魂刻格力 7 上页:第 1 页 卧薪尝胆 或许是“理工男”出身,朱江洪对技术的要求达到苛刻的程度,外界甚至称其为“技术偏执狂”。他认为企业一定要研发带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不要满足于能组装。格力也是在拥有了自主压缩机研发生产技术才腾飞的。有了自己的压缩机,不用看人家眼色,想生产什么空调就能生产什么空调。 “我认为企业必须有长远的想法,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或者等条件成熟再做。但没有这个想法,一辈子都是组装厂。”朱江洪说。在这方面他有自己深刻的体会。 10 年前一拖四的中央空调是我国空调企业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2001 年,为获得这项多联机技术,朱江洪带着 5 位工程师赶赴日本,想直接购买对方的技术,“一亿不行,我花两亿,实在不行就 3 亿,超过 3 亿我都愿意。”但令朱江洪意外的是,日本工程师听后大呼一声:“你要买?这怎么可能,我们研发花了 16 年呢。”最后对方连散装零件都不卖。 拒绝激起了朱江洪的野心,决定专心于技术转型,自己研发。 此后的一段日子格力称作“卧薪尝胆”,没有图纸、没有技术,所有难关都是由自己的技术人员攻克、解决。值得欣慰的是,研发时间比日本同行足足少用 15 年。随后,格力中央空调逐渐实现了一拖六、一拖八。 朱江洪挺直腰杆说:“日本可以在零下 15 度条件下制热,我们可以做到零下 20 度。” 5 年过后,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在珠海。先后有3 家日本企业到格力考察,并恳请并购合作,与之前不同,这次坚持“拒绝”态度的是朱江洪。 为了不断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格力每年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超过销售收入的 3%,是中国空调业界技术投入费用最高的,仅 2012 年,格力电器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就超过 40 亿元。格力组建了一支拥有外国专家在内的 5000 多名专业人员的研发队伍,成立了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自动化研究院 4 个基础性研究机构,拥有 400 多个国家实验室。 “父子”之争 格力取得瞩目的成绩,但不少人觉得,朱江洪太吃亏,企业是国家的,自己责任重大,而且也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例如一到中午,每个格力高管办公室门前,都会推来一个简单的餐车,四菜一汤,以节省外出就餐的时间。 “我激情的来源,是我伤不起。我比较好胜,政府信得过我,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我必须以最大的热情和干劲把它做好。一是自己有成功感,第二,不给上面丢面子,第三,对员工有个交代。”朱江洪说,“我从不觉得吃亏。有些干部为什么做不好,就是怕吃亏。吃一次亏,你的威信就多一点,也积了一次德。我实际上也不吃亏,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工资待遇都不错,有房有车,怎么会亏呢。” 朱江洪流露出无比的朴实。但事实上,要在国企体制里面干一番事业,不只是艰辛和付出,还要智慧,以及能够承受委屈。 1996 年,格力电器上市,格力空调从这一年起连续多年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第一。也是在这之后,朱江洪与主管上级发生了矛盾。 格力电器在资产上隶属于珠海特区经济发展总公司,这是一家带有强烈行政特色的国有企业集团。随着格力空调的壮大,珠特发重组更名为格力集团,成为凌驾于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之上的“婆婆”,它拥有格力的品牌、重大决策及人事任免权,其治理架构与科龙完全一样,朱江洪为集团副董事长和上市公司董事长。随着华南地区的潘宁、李经纬等创业家的相继离职、殒落,朱江洪深感体制之困,多次要求重新梳理集团与上市公司的资产和管理关系。 到 2003 年,格力的体制矛盾公开化,朱江洪和集团董事长水火不容,并被媒体热炒成“父子之争”,在其后的三年里,格力集团连换三任董事长,每个都与朱江洪神貌两离,控制权的争夺空前激烈。2003 年 12 月,《粤港信息日报》刊发了一篇署名仲大军的文章《格力再现褚时健式人物》,矛头直指朱江洪有侵吞国有资产之嫌,朱江洪认为此文是对他的严重诽谤,将作者告上法庭,并最终打赢了官司。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仲大军是当时格力集 团董事长的同学。 到 2004 年,格力电器又因营销矛盾与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一刀两断,市场营销出现重大变局,而朱江洪也逼近 60 岁的退休大限之日。据他后来透露,珠海市有关领导已经找他谈话,暗示他随时做好退任的准备。外界对朱江洪的前途颇为悲观,预测他将成为“潘宁第二”。 此后,形式却发生了“神奇大逆转”。2005年春夏之际中国股市跌至冰点,上证指数一度停在998.22 点,这一年的 4 月 29 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9 月,格力电器启动股改方案,珠海市政府组织一个班子专门到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考察并拜访持股的证券公司,每到一地,基金经理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都是,“朱江洪还能留任吗?”有人甚至直言,“格力股 改的具体条件我们不太感兴趣,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朱江洪能不能不走。” 这种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让政府意识到了企业家的份量,最终,在格力集团递交的股改方案中专门明确了一条,“支持朱江洪继续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2006 年 8 月,朱江洪被任命为格力集团的董事长、法定代表、总裁和党委书记,历时数年的“父子之争”以十分意外和戏剧化的方式终结。 朱江洪的这段经历可谓惊险、偶然而不无悲哀。一位媒体人士评论:其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三十年企业变革的一条潜在公理:在一个体制转型的时期,很多理性的结局都充满了非理性的命运气息。 虚怀若谷 在格力,董明珠的高媒体曝光度,让她几乎拥有了堪比格力的个人品牌影响力。朱江洪却低调到珠海当地人都对他不熟悉。这些事,如果发生在其他国企,结局只可能是一拍两散。而格力偏偏容得下性格迥异的二虎。这也使得格力在人们印象中“不像一个国企”。科龙电器前总裁王国端形容:“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气,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运气。” 朱江洪一见媒体采访就躲到一边,觉得那是件麻烦的苦差事。他宁可去研发部门一坐半天,或者穿着工服和工人一起在厂房里劳作。他很热心,毫无架子,会在上班途中对眼看快迟到的格力员工大喊一声“上车吧”。而董明珠却是一个高调强势的“好战派”。她是格力的明星人物。在格力历史上几次重大的事件中,她都扮演着“叫板者”的角色。包括与国美叫板,自谋渠道,和政府死磕,帮助格力电器收购格力集团,甚至为了争取格力与大金的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在日本大金空调社长面前拍桌子。她从不否认自己具有超越大部分男性的强大攻击性。“我就是喜欢斗,和谐都是斗争出来的。” “冲突感”经常出现在朱江洪与董明珠的日常沟通中。对于同一问题,二人的语气、语义很不同,甚至“吵架”。“即使在副总们面前,我们也吵。主要是为了一些大的决策,有些人员任免问题。”朱江洪直言不讳。 据说,格力的竞争对手私下里最巴望朱董二人吵架、不和,或者有人离开。然而,除了年龄问题朱江洪快要正常退休的消息之外,这些年来,格力并没有任何朱董二人不和的传闻。 有内部人士这么理解:第一,朱江洪年长董明珠 10 岁,而且朱是男人,董是女人,朱会让着董;第二,朱主管研发和生产,董主管市场和销售,各司其职,减少了很多冲突;第三,董的确有能力,能做出事,而朱又够大度,真正是虚怀若谷。 接近格力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朱江洪主政时代,董明珠尽管频频露脸,但朱江洪的绝对领导地位不可动摇。在位期间,朱江洪和董明珠一刚一柔,一张一弛, 带领格力稳健高速发展。( 感谢广东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秘书长王满平对此文提供支持 )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