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哈哈:最成功的商业逻辑,为何失灵了? 7 上页:第 1 页 第二,趋势大于优势,基于趋势创造优势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成功靠得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娃哈哈等受惠于改革开放而崛起的大企业尤其要明白,面对社会和需求巨变,趋势永远大于优势。在新的大趋势下,重新构建企业的优势,才能一直领跑行业。娃哈哈的多元化路径选择,大多看到了企业优势,而忽视了行业趋势。 商业历史上,巨型企业被市场碾压,轰然倒下的例子数不胜数。 那么,现在最应该把握的趋势是什么?大农业大健康! 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危机下,以及农村土地重大改革、新型城镇化加速、互联网大发展的多重时代背景下,现代农业和大健康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万达、恒大、联想、汇源等早已开始布局大农业大健康。 以碳酸饮料著称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早已大力推进纯果汁产品,可口可乐更是开始涉足高端奶制品行业。六个核桃扯起补脑大旗,销量一路飙升;加多宝将中药养生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单品销量超过两百亿,而此时,娃哈哈要么还在玩概念——推出已经被国外抛弃的富氧水;要么还在跟风——抄袭推出格瓦斯,却被秋林鄙视产品不地道。 与此同时,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生活,并造成产业生态和消费生态的重大变化。很多企业依托电商平台,打造创新经营模式,成功塑造新的商业传奇。同属浙商的银泰百货早和马云融为一体,共同推进大数据和O2O业务,连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也通过收购1号店大力布局电商。娃哈哈对电商一直持保留态度,很少“触电”。在电商疯狂崛起之际,娃哈哈却在下一盘传统百货的老棋。 即使娃哈哈要强化零售终端,最佳方式也是投资布局,而非独立建设。不久前,牛奶国际入股永辉超市就是快消品布局终端的战略选择。 第三,优化产品结构,聚集长线产品 纵观娃哈哈的产品线,其旗下拥有的十大类、150多种产品中,但明星产品却屈指可数,能形成单体产品销售超过100亿元营业收入的“现金牛”,更是凤毛麟角。 娃哈哈最重要的战略基础纯净水也由巅峰跌到老三,被农夫山泉和康师傅超越;金牌产品营养快线,销售额在2009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后,近几年销量增速已明显放缓;娃哈哈近两年推出的新产品,除了“格瓦斯”和“启力”重启了一些消费动力,其他产品几乎乏善可陈。 宗馥莉就曾指出,长线产品缺失是娃哈哈增长瓶颈的关键之一,娃哈哈这个量级的企业,如果没有几个年销售收入超过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核心产品支撑,这个企业注定是不安全的,更不要说再继续长大了。 事实上,只要将一个市场挖掘得够深,这个市场就不存在“太小”一说。加多宝一个单品销售额就超过了200亿,一罐红牛的年利润也几乎与整个娃哈哈帝国等同。 所以,对于娃哈哈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盲目的跨界多元,而是精简边缘产品,专注核心品类,引领整个品类市场升级。营养快线的成功毋庸置疑,但已经多次遭到“是否真正健康”的质疑,现在消费者普遍对健康产品尤为重视,作为行业领头羊,娃哈哈需要真正引领行业向上,打造更加健康的,创造消费需求的饮料品类。 正如,宝洁新任CEO雷富礼说,“市场环境已经变了,我们的消费者已经不想要那么多选择。谁不想生活简单、方便!”。 另一方面,娃哈哈紧抓大健康趋势,打造核心长线产品。宗庆后在2015年销售工作会议上,史无前例的介绍了两家竞争对手:特种兵生榨椰子汁和光明莫斯利安。 这两款产品均是大健康概念的领头羊,特种兵生榨椰子汁首先作为椰汁品类既杏仁露、核桃露之后,成为又一崛起的植物蛋白品类,同时,其“生榨”概念,又比同品类产品更近一层。光明的莫斯利安主打莫斯科老酸奶酿造方法,实现酸奶的常温保存,让酸奶这一广泛认可的健康产品急速扩大了市场,很好的解决了三四线冷链不匹配城市的健康需求。 事实上,蒙牛的特仑苏、伊利的金典、统一的革面,都是产品升级的战略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今年推出的小陈陈青梅陈皮饮品,甄选两种传统功效性食材陈皮与青梅作为原料,不添加任何色素、香精、防腐剂,而且包装清新时尚,是一款非常符合大健康需求的产品,但其生津益气、下气安心的卖点还有些浮于表面,需要与消费需求进一步对接,击中消费痛点。同时福来建议可以作为重要的战略品种持续坚持培育和打造,万万不可浅尝辄止。 现在的娃哈哈必须沉下来,深入消费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推出真正有远见的创新产品。 第四,强化品牌顶层设计,做足品牌价值 娃哈哈品牌大,但是不强,关键是缺乏品牌顶层设计。娃哈哈的品牌价值已经无力支撑庞大的产品线和持续升级的产品价值需要,娃哈哈亟需强化品牌精神层面价值,升级品牌形象,把消费价值做到人心坎里去。 大而不强的品牌价值恰恰是娃哈哈的软肋,这样的品牌看似能够惠及娃哈哈广泛的产品线,却在高附加值产品的支撑上十分乏力,远低于一些专业品牌,如红牛、加多宝等的品牌价值。 雀巢一个品牌的确覆盖了众多的产品线,但雀巢做足了“国际级的优秀品质、温馨、有亲和力”的普世价值,这种高于产品层面的品牌价值才能成为整个产品线的支撑。 在中国饮料行业有两个不同方法打造品牌的典型企业:养生堂和娃哈哈。养生堂是多品牌战略,有人说它是最会生孩子的企业,像农夫山泉、尖叫、农夫果园、清嘴含片、成长快乐、龟鳖丸等等。 在品牌竞争初期,单一品牌战略占优,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快,企业赚钱速度快,品牌打理容易。但是,在品牌竞争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一个品类市场出现6、7个有实力的企业时),养生堂式的多品牌战略,即一品一牌战略将会越来越具有优势。 现阶段仍然坚持单一品牌战略,对娃哈哈来说,就不再是推动,而是限制。打破品牌限制,实现子品牌多元化发展,将成为娃哈哈增长的重要动力。 宗庆后在刚召开的娃哈哈2015年全国销售会议上,也提到,市场环境发生大变化,消费者更倾向于消费时尚、上档次的产品,未来娃哈哈应该注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要提高产品附加值,一个是把产品健康价值做足,让消费者对产品买账;一个就是要把品牌价值和形象做足,让消费者对品牌买账,这两点都是娃哈哈需要尽快提升的。 第五,完善产业链、生态链布局,做实大食品价值延伸 行业领导者关注的是整个行业的布局和投资,而非一城一地的得失。 双汇多年来专注主业,以“农”为核心,围绕肉制品主业,布局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动物蛋白老大,在饲料业、养殖业的投资布局,让双汇能够在行业下行时期,也保障企业稳定增长;雀巢通过收购徐福记、银鹭,好时利用收购金丝猴,更快进入新市场,顺利完成本土布局。 娃哈哈现在应该做的是围绕主业,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完善产业链布局。 从这种层面上来说,娃哈哈要做的不是自建商场,而是参股(并购)1号店、京东,或大润发、永辉、步步高等,布局新的渠道优势;不是巨资自建白酒,而是抓紧大农业崛起的历史机遇,布局上游产业链。 中国企业已经到了走出国门,打造全球化产业链的阶段。伊利集团在新西兰投建全球最大乳业基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新希望斥资5亿澳元,用于澳州农牧及食品产业的投资合作,并将投资建设首个万头牧场。 一直以来,食品行业流传一个说法“得源头者得天下”,无论是应对食品危机,还是产业转移,环境保护,围绕食品饮料主业,向上游延伸,是目前农业和食品企业挖掘新增长动力的关键布局。 中粮很早就开始布局全产业链,并在通过宣传,让全产业链的概念深入人心,现在,中粮还利用金融、贸易、资产并购等多种手段布局全球产业链,打造中国的国际粮商。 目前,农业正在爆发式兴起,联想、小米等IT巨头都在看好农业的发展潜力,巨资投身农业,宛西制药依托当地特产香菇资源,推出首个营养佐餐酱——香菇酱,大获成功;褚橙一进京就被抢购一空;快递起家的顺丰,都把生鲜销售平台做到了社区门口;连娃哈哈的老对手农夫山泉都顺便推出了17.5゚生态鲜橙品牌,借势互联网,风生水起….. 娃哈哈发展上游产业,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稳定产品质量,巩固主业地位。大农业产业链上,增长爆发点层出不穷,娃哈哈向其他关联性差,增长不可期的行业试水多元化,可谓舍近求远。 第六,机制及团队打造:造钟,而非每天报时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制度,是造钟,而不是让宗庆后一个人每天报时,将公司及数万人的命运和未来拴在一个人身上。 高度集权制在发展初期,能够提高效率,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但当娃哈哈开始多元化,从童装、奶粉、白酒再到商场,一人扛着整个娃哈哈的宗庆后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亲力亲为了,曾经的奇迹无法延续。 关于管理上与宗庆后的差异,宗馥莉曾说道,“还是理念的差异吧,我爸比较注重感情,我更讲究制度” 。娃哈哈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依靠的必定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是制度,而不是感性。 只有可靠的制度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发挥全员创造力的机制,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面对增长压力和多元化困局的娃哈哈,更需要突破现在的“一人治”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让每个人都发挥出创造力,激活企业的内源力,打造出更加专业的管理团队和适应新行业的经营团队。 第七,引领行业,做老大该做的事 任何产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与推动,离不开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现在的娃哈哈不只是食品饮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中国实业的标杆,这样的企业更应该去做老大该做的事,去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和升级,引领消费升级,传播商业正能量,在企业升级,行业升级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领导地位,向升级要发展。而娃哈哈的几次多元化尝试,更多的是仅侧重利润导向的结果。 纯利润导向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无利润。娃哈哈现在完全有实力有能力立足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养生文化,深入研究和挖掘药食同源的历史传统,研发、制造、培育和推广有根有魂,有健康有文化有价值有未来的大单品。譬如罗汉果清肺饮料、特色纯果汁饮料等,引领消费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传播健康饮食文化,成就更伟大的自己。 以前,娃哈哈一直埋头走路,闷头挣钱,当前面没有给自己模仿的标杆的时候,就迷茫了,跨界就盲目了。现在,娃哈哈真正的瓶颈和作为,都在于观念突破与战略升级,领导整个行业更进一步,像华为、联想、阿里巴巴一样,为中国品牌的升级和跨越做出新的探索和表率。 娃哈哈到了该为行业贡献点什么的时候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flyteam@vip.sin.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