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那些年,我们一起喝过的“名人”(上) 7 上页:第 1 页 四、 最飘逸的“名人入酒”---刘伶醉 刘伶是谁?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也。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刘伶是传说中著名酒仙,其飘逸的文风、飘逸的酒风与飘逸的作风成为中国白酒最具传统意义的符号。《晋书列传十九—— 刘伶传》载,其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矮小、猥琐、酒徒、狂妄的刘伶走到今天可谓的大红大紫,过去,穷困潦倒的刘伶肯定没有想到如今辉煌。首先,刘伶醉投身豪门,成为全球著名锁具巨头巨力索具成员企业,刘伶醉得以华丽转身,风光无限;其次,刘伶醉从安徽淮北濉溪小镇移民华北保定新城,得帝都精华,随天地同辉,成为品味高尚的传统名酒,其品牌价值倍增;第三,刘伶醉与美女黄圣依做起了搭档,黄圣依的飘逸、洒脱与刘伶醉遗世独立,神采飘逸内涵得到惟妙惟肖演绎,央视平台与全国性专卖店布局,刘伶醉可能要醉遍全国;第四,刘伶与竹林七贤结伴,提升了自己档次,也为刘伶醉酒嫁接魏晋士大夫文化奠定了基础。其实,刘伶传世作品并不是很多,最著名的可能是《酒德颂》,但是由于竹林七贤背书,刘伶醉品牌价值可谓大幅度提升。 如今,刘伶醉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深具影响力文化名酒,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我们尝试着从刘伶醉中寻找时代脉搏,从刘伶醉中领悟竹林七贤魅力。 五、 最魅力的“名人入酒”----武则天酒 一代女皇武则天无疑是最具故事性中国古代帝王,其诗词歌赋与政治家风采在中国历史上均占据重要位置,而武则天与酒的故事流传甚广。 首先,以诗赞酒,武则天独爱竹叶青。“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武则天的诗真是道尽了好酒人的情怀,诗中评价的竹叶青,一定是武则天的致爱。酒后诗性大发,作出的好诗,更是让后世诗人都赞不绝口。 其次,武则天以酒为媒,开创中国禅酒时代。武则天父亲曾任职“光碌士”,主管“酒醴膳羞之政”。这使武则天从小就深知酒在人们联络感情和社会交际中的作用。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在感业寺为尼期间,常常借酒浇愁,以解胸中之郁闷。也许,这就是唐宋年间为什么盛行“禅茶”的同时,又赞美“禅酒”的缘故吧。唐高宗以武则天取代王皇后时,极具慧眼的武则天判定,必须拉拢国舅长孙无忌,争取得到他的支持。武则天以酒为媒介,在酣饮欢畅、神采飞扬之际,拜长孙无忌爱姬之子为朝散大夫,同时还赐给金宝缯锦十车。武则天就这样在“禅酒”的帮助下,顺利地登上皇后宝座。 第三,晚年嗜酒,美酒丢江山,一代女皇遗憾退场。武则天晚年仍和酒有“不解之缘”,不同的是,晚年武则天的“酒”早已脱离了“禅”的意境。她常常在“奉宸府”连连设宴饮酒,猜拳行令,寻欢作乐;从而放松了政权统治的力度,才使得后来出现了“张柬之政变”的宫廷事件,迫使她不得不离开皇帝宝座。酒,这个让武则天忠爱一生的文化之物,在赋予她才气与灵气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桎梏。酒桎梏,就必须给酒赋予禅的意境。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河南投资者重启了武则天酒,并在贵州仁怀茅台镇酱香核心产区复活武则天酒品牌,一代女皇武则天得以成功入酒。武则天在贵州入酒很显然与武则天出生地、性格等缺少必然关联,也大大削弱了武则天酒品牌商业与市场价值。首先,武则天出身于山西文水东,属于华夏文明发源地区域,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如今的武则天酒却诞生于古代夜郎国,这一点可能是武则天没有想到的;其次,武则天酒在品质上传承了酱香酒风格特点,而一代女皇武则天真正巅峰时刻全部在盛世大唐陕西西安一代,这种风格上巨大差异使得武则天品牌更加尴尬。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女人沦落到穷乡僻壤的贵州茅台镇可能也是武则天万万没想到的;其三,武则天酒很显然应该在盛世唐朝展现华丽身影,但是,新的武则天酒在背景上缺少盛唐的影子,也很难让我们产生盛世感受。 产地与出生地的背离,品牌与时代的脱节,产品与消费者的分割让武则天酒找不到白酒之“魂”!尽管从商业上说,选择酱香型白酒,选择茅台镇核心产区可能都是为了实现更大商业目标,但是,丧失了品牌背书的白酒几乎变成无本之源,无根之水。如果希望武则天重新恢复其独特美酒魅力,很显然需要让历史与人文合体,让我们回归历史与文化的真实,以传世名酒滋养华夏文明。 (未完,待续)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