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销能否学小米 由于所谓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微信的横空出世,一时间整个商界乱的像菜市场,各色人等吐沫星四溅,从贩夫走卒到高大上的企业家;从奶腥味十足的“小屁孩”到气定神闲的“大师”都在热议一个话题;“互联网思维”而拿互联网说事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小米。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历史是成功者写的,话语权也是由成功者掌控的。 一、 小米的一个热议话题: 在2013年度CCTV年度人物颁奖礼上雷军和董明珠的打赌,引发了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一个“宇宙”话题。本来从一档节目上来说这就是编导安排好的一个“桥段”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两个当事人都有炒作之嫌,也没那么较真,他们生意做的那么大一定懂得“口碑营销From EMKT.com.cn”、“爆点”会给自己企业和品牌带来的好处。之后,众多好事者也“鼓噪”将此事当成商界“绯闻”来传播。其争议的核心是什么呢?传统产业和互联网行业的两军对垒,谁能胜出。 舆论风向标大多认为小米能胜出:因为小米是新时代的代言人,不管搞没搞懂,不管是否真心认可都举小米的赞成牌。不可否定许多人是真心认为小米一定能获胜,因为小米的销售额放在那里,小米创新的营销手段。当然有一些人也是看的云里雾里,成了跟在后面瞎起哄的墙头草;更有甚者,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水平和当年的假洋鬼子一样必须“言必称希腊”:小米OK!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个企业的兴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在整个产业发展史中都再正常不过了,那么,说小米能成功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呢? 1、 小米废除了三大? 流行的说法是,小米的成功是废除了三大:大生产、大流通、大传播。这是小米打造的新的商业模式,真的是这样? 小米的手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转包生产呀。那么代工厂不要成本、不要费用吗?不要技术、不要设备?不要人工吗?除了这个之外,代工厂还要剥一层批呢!否则代工厂的利润从哪来?他们喝西北凤吗?代工只能解决迅速上市的问题而根本谈不上废除生产,生产的进度、品质管控比自己生产难度还要大。有工厂经历的人都知道,企业生产都是配套协作完成的,没有完全是自己生产的,只是配套程度高低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世界的工厂都是协作完成的,除非是手工作坊。 废除了大流通?只能说小米是先从互联网渠道切入的后进入传统渠道的,现在小米的手机在线下的传统渠道比比皆是。手机是特殊商品离开中国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的资费支持是不可能的。其他品牌手机不也照样是在互联网上卖吗?说说小米是废除了传统渠道是睁眼说瞎话。小米的官方数据是7:3,线上7线下3,这个数据有水分! 废除了大传播?准确的说小米的线上的传播是比一些传统企业更娴熟、有效。但是,所谓的传统企业也都是不是“大傻”,现在企业都在利用互联网传播,都在进行大数据管理。小米只能说做的更专业一些。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比的确有优势,但是互联网是大家的,谁都可进行传播。 的确传统媒体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各种媒体价值,是由其定位的消费群和内容的精彩程度来确定的,《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了?》这样的传统媒体收视率底吗?插播其间的企业广告效果差吗? 2、 手机产业的核心是什么? 大家异口同声的会说是功能和价格,常说的性价比(也含品牌力)。但是从手机行业走出来的人知道,手机还有一个死穴就是售后服务。随着手机销售量的加大、生产量的加大、产品品类的增多、消费群体的增多,售后服务会成为一个最头痛的问题。国家政策规定电器、通讯都实行三包:一星期包换、一年免费保修、三年维修。这样前期所赚的钱基本上都要吐回一半。现在遍布全国的小米手机维修都是特约维修点。成本也会居高不下,理由和前面所说的生产是一个性质,不再赘述,小米的销售额大家都知道,但是净利润是多少?! 回到雷军和董明珠打赌的话题(我们就当它是真的)表面上是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对决,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格力就不能借力互联网吗?格力也好小米也罢都是企业,对互联网的运用之不过是先后而已、深入程度而已。感觉那种方式更有效就调整嘛,现在的微信时代有多少企业家是死脑筋的,有什么好争的、还打赌、纯属炒作!要再谈一点个人观点,小米的低成本扩张成功是初期的,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还要看后劲和内功。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