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营销过时了吗?【小数据营销三篇之一】 2013年1月,维克托的《大数据时代》出版,由于正逢互联网思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概念的风起云涌,这件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舶来品,一时引得洛阳纸贵。 从维克托界定的大数据使用的三个原则来看(要整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大数据的界定似乎正是针对小数据使用缺陷来界定的,而这些所谓的缺陷正是我们线下传统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原则。 在大数据大行其道之时,我们积累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小数据处理方法是否就意味着过时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先从小数据的定义入手。 目前网络和行业都缺乏对小数据的标准定义,在美国、乃至台湾有一种关于小数据的定义,认为相对于服务趋势和战略的大数据而言,那些服务于个体而形成的数据指标,应该称之为小数据。举例来说,谷歌根据人们在搜索引擎使用的关键词的相关性,判断H1N1流感趋势,为卫生防疫部门提供预防决策属于大数据的典型应用;而耐克和苹果合作开发的“Nike+”软件,为个人的健康和锻炼提供的数据指标和参考,就属于小数据的典型范畴。 我想说的是,如果从维克托的大数据使用的三个原则和标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所意指的小数据更多的是我们沿用传统方法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而这本书的序作者之一的谢文也明确表示,在互联网技术席卷的今天,整个世界会明显地划分为大数据时代、小数据时代、无数据时代,小数据的时代指向更加明显。 所以,我们定义的小数据,应该是在信息和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通过科学抽样和技术调整,为个体或某类具体问题提供数据参考的数据包。 弄清楚了小数据的定义,我们来看看小数据相对于大数据,是不是真的已经out了? 一、整体数据是不是一定优于抽样数据?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收集整体数据而产生的成本下降直至忽略不计提供了可能,而传统数据的收集方法是在平衡成本和精确之下,选择规范的抽样方法,两者在数量级的比较上就不在一个体量级。从统计的精确度上来说,数据越大,精确度越高,结果也会更加逼近于真相。当年传统的数据处理,正是受制于数据越多成本越大,或者某些现实条件,无法穷尽数据,才不得已采取了抽样分析的折中办法。从数量的角度讲,大数据确实要优于小数据。 但是,小数据分析方法,比如样本方差,尽可能用各类参数将样本与整体之间的差异缩小,让结果无限逼近真实,在趋势和策略判断上,抽样判断和整体判断,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另一方面,小数据时代积累的各类数据处理方法,也仍然是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的基础和原则,抛弃小数据来谈大数据,大数据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