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大家都来做手机,行吗?

大家都来做手机,行吗?


《执行官》, 2015-07-16, 作者: 陈熙, 访问人数: 1663


7 上页:第 1 页

  乐视手机:

  做的不是手机,是互联网生态系统

  在经历了李小璐微博泄露乐视超级手机无边框美照、王思聪为乐视超级手机点赞、乐视CEO贾跃亭撰文炮轰苹果专制生态模式等一系列赚足了大家眼球的造势活动后,4月14日,“打破边界 生态化反”乐视超级手机发布会终于在中国北京和美国硅谷同步举行。贾跃亭指出,乐视要做的不是一台手机,而是一套完整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乐视做手机并非一时兴起。业内人士指出,乐视一直希望构建一个从上游内容生产、平台式集纳、CDN传输、再到终端设备覆盖和外部应用输入的完整生态,其产品线已经覆盖了乐视网、云视频平台、乐视影业、乐视电视、乐视盒子和乐视电视商店等,唯独缺少的就是手机这样一个移动终端,而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不可或缺的平台。

  而促使乐视做手机的另一原因,是目前智能电视市场的停滞。在智能电视市场,不仅有乐视和小米这样的“硬件+内容”厂商,也有长虹、TCL和创维这样的传统电视厂商,市场激烈争夺的背后是有限的增长空间,乐视要想发挥自己在内容方向的长处,势必要挖掘在“第三块屏幕”的潜力。

  当天发布会的主角除了三款旗舰手机产品,还有贾跃亭自始至终一直在强调的“乐视闭环开放生态链”。发布会现场,乐视播放了苹果当年在推出Macintosh时为了炮轰微软IBM专制而拍摄的、轰动世界的《1984》广告,并坦言当下固守专制生态链的苹果已然成为了当年的微软,乐视会打造全新的开放闭环生态链给用户带来更人性化的体验。

  贾跃亭向苹果发起挑战,提出要改变苹果落后的ID、傲慢的定价、封闭的系统、专制的模式,提出用开放的闭环引领移动互联网进入生态时代。

  “苹果是闭环的代表,谷歌是开放的代表。而乐视并不会选择其中之一站队,乐视将走出自己的独立道路,那就是一条开放的闭环生态。我们将在用户体验上形成坚定的闭环,确保用户能在乐视全系列产品上,不管是电视、盒子、手机还是未来的汽车,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极致体验;但我们会在生态上保持开放,各个业务绝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如鱼得水般的融会贯通,这将是一种全新的手机生态模式。”贾跃亭说。

  他还指出,乐视的EUI、生态型超级手机推出之后,果粉膜拜苹果、非iOS系统不用的状况会随之改变。

  据了解,乐视手机采用全球首个生态UI系统EUI,EUI是纵贯生态、横跨终端的交互中枢,更加强调同一个乐视生态下的互联互通,超级手机搭载的Mobile版EUI系统囊括全球首创多类桌面,有LIVE桌面、乐见桌面,让直播和视频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显然,乐视一开始就想把自己同市场上其他类型的智能手机区分开来。

  事实上,开放闭环这个词儿在O2O行业用得很多,但是在手机行业却是首次提出。有业内人士指出,乐视之所以能做开放闭环,正是在于其前身不是一家手机厂商,而是一家做内容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是得内容者得天下。乐视凭借视频等内容优势,从超级电视到超级手机,从内容引力到会员机制,已经践行了硬件为软体服务,用生态圈打造开放闭环的战略。

  小米开始的性价比战略把对手打得措手不及,乐视更是在价格上再创新低,他们在业内首次公布BOM(材料清单)按量产成本定价,提出去渠道化,去品牌溢价,极致性价比,让乐迷只为价值买单,引领硬件免费、流量免费时代。更重要的是,贾跃亭还强调,“绝不做低端垃圾产品。”

  不过,在乐视超级手机开启预约第十天,高调的乐视网陷入了“封杀门”。中投顾问董事、研究总监郭凡礼指出,主要原因就是乐视采用量产成本定价,使得竞争对手和供应链端联合对其进行封杀。量产成本定价模式会使售价出现较大降幅,当前标准版乐1和顶配版乐1 Pro售价分别仅为1499元和2499元。其极限顶配手机还首次采用用户定价模式,让用户可根据公开物料清单自主定价。这一定价模式对其竞争者产生了较大威胁。

  不过,乐视超级手机是否真的能让果粉放弃苹果,则有待考验,毕竟无论是从硬件还是从工艺和用户体验上来看,苹果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但5月19日20万台乐视手机在乐视商城正式开放购买,1万台乐1 Pro 1秒售罄,19万台乐1在3分46秒售罄的成绩,或许给乐视手机开了个好头。

  格力手机:董明珠“任性”跨界

  3月18日,在中山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做出来了,并称自己正在使用。话音未落,全场骚动。一直专注于空调的格力也开始做手机了,一向稳重自持的空调老大也开始任性了。

  善于营销的董明珠为自己的新业务开了一个完美的头。格力手机迅速成为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很快,它就在工信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拿到了入网许可证,相关资料也随之公之于众。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在与雷军大打口水战之时,董明珠便透露出格力要做手机的苗头,“我要做手机,分分钟,太容易了”,“做手机肯定会超小米”。互联网观察家李东楼指出,这场借势营销让目前市场上争议最大的手机厂商和话题性最强的小米,也成为了格力品牌传播路上的“垫脚石”。

  对于格力手机的发展,董明珠曾经信誓旦旦的打包票:“如果我做手机,我一定承诺我的手机消费者三年不用换,即使半年以后各种功能升级,他也不一定要换手机。”

  不过,市场对此似乎并不看好。

  有网友看到格力样机在网上公布的相关参数后吐槽道:“这哪是三年不换机,这简直就是三年前的手机啊。”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出身制造业的董明珠来说,三年不用换的底气是质量的保证。而许多手机果粉和米粉一年一换的需求,大多不是因为质量不行,而是因为追逐体验的需求,被新品不断地刺激出来。如果在手机设计体验和功能迭代上没能赶上足够快的市场期待,或因为反应过慢而错失机会,就算手机从两米处摔下还能依然坚挺,就算质量好到砸核桃都能轻描淡写,诺基亚也会发出后人笑之而不鉴之的感慨了。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也表示,手机和空调的营销属性、产品属性很不一样。董明珠说可以做到三年不换,这本身就暴露了她对手机领域的不了解,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不够。“前有苹果、三星、小米等一众竞争对手,后有自身互联网思维的不足,格力手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陆刃波说。

  确实,2014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高潮阶段,智能手机市场也已经渐趋成熟,华为、小米、联想、中兴等厂商牢牢掌握销量前列,单纯从智能手机这个切入点来看,后来者进入市场后的机会并不多。那么,董明珠为何还要执意推出格力品牌的手机?

  格力电器证券事务代表透露,格力做手机,主要是为了布局智能家居。智能手机是未来智能家居、家电、IT、通信产品人与设备连接的中枢产品,占领手机产业对格力来说非常重要。此前,小米和美的已经实现资本联姻,对格力造成不小压力。

  在众口一辞的认为手机是智能家居唯一入口的观念面前,董明珠也许不甘心把控制权拱手让人。

  而董明珠跨界做手机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让格力智能手机成为核心,实现对所有智能家居产品的控制,用户可以在手机端控制实现对格力空调的温度、湿度、净化、送风等所有操作。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董明珠2012年5月从格力电器创办人朱江洪手中接管格力后,曾提出再造一个格力,实现5年2000亿元的目标,格力空调增长已临天花板,董明珠急需找到空调核心业务以外的增长点。

  与两三年前,慎谈冰箱、小家电不同,董明珠现在高调地为格力旗下的大松小家电、晶弘冰箱“背书”,格力相关多元化的步伐也在加快。而扩张背后,其智能家居的战略也逐步浮出水面。董明珠称,格力手机不强调智能化,而是做“物联网”概念,用手机控制家居电器、调控生活环境。

  业内人士指出,董明珠之所以敢如此“任性”做手机的底气可能还来自于其稳固健全的销售渠道、成熟的制造链条、相关技术储备及充足的现金,这些都使得格力在手机产品的推动上确实有着稳健的基础。不过,作为不缺技术,也不缺董明珠这样的话题女王的传统企业,格力或许还需要在互联网思维上多下功夫。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20 05: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