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百万”能不能成为“玩淘宝”?【线上PK线下三篇之一】 “腾百万”是对腾讯(T)、百度(B)、万达(W)合资设立的新电商业务(目前暂称之为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一种统称,因有人认为这是对现有电商大佬“淘宝”的直接挑衅,所以又有另外一个别称叫玩(W)淘(T)宝(B)。无论怎样称呼,腾百万的成立,可以看作是线下企业整合资源,向电子商务的一次集中叫板。 王健林和马云的对掐,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算个人恩怨。从2012年线上线下的公然对赌,到马云在各类大小会上,对王健林的称呼,由“王总”变“健林”,也着实让人看到,这两年风头正劲的线上经济,对线下渠道溢于言表的傲娇姿态。 万达成立于1988年,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的时间大概2013年,中间经历的25个年头;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马云成为中国首富的时间大约是2014年,这其间仅有15年。当然,让王健林着急上火的,绝不是这10年首富之路的差距。 也因为如此,线下的心急火燎地往线上赶,比如这两年呼吁的全民触电,比如万达前两年折腾的“万汇网”。线上的急着要从上面下来,比如2013年的淘点点、比如同一年入驻的银泰百货。从2014年起,万达就开始对线下门店实施了一系列的关停并转,王健林则一直将“轻资产化”挂在嘴边。2015年,马云开始逢人就讲互联网经济不是虚拟经济,而是做“实”的经济,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虚拟经济,可见仙女要降落凡间、要接地气的意图也非常明显。这一对相向而行欢喜冤家的举动,积极的一面是,我们可以说,中国企业家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消极的一面是,我们永远都是吃着自己锅里的,看着别人碗里的。 万达这两年所折腾的,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困惑和尴尬,可以说,万达是扇窗户,实体经济的酸甜苦辣都在这里有所映射。从“万汇网”到“飞凡网”,从挖人触电到拉人合伙,线下的不断地向线上学,也不断地被线上调侃和诘难,这就像央视近几年向芒果台学娱乐精神,一会脱口秀,一会又是选秀,还搞什么狗人催眠,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一个企业也好、一家电视台也好、一个人也好,总有些内核的东西是没法改变的。看结果就知道,这两年给央视点赞的人多了,还是黑央视的人多了?不是别人有什么东西你就非要有什么,而是你得有什么东西是别人提供不了的。话虽简单,明白的人,真少!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一来,实体经济溃败得连招架之力都没有?2013年冬去淘宝工业园,看到不足500米远位置的一个数层楼的建材市场,用人去楼空、杂草丛生、门口罗雀这些词汇去形容和堆砌那个建材市场的惨状,可以说丝毫没有夸张。 先不说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打下的百年根基,即使是从1982年个体经济的法定地位确立开始,新中国的实体经济也沉淀了三十多年,三十年的根基为什么连一次像样子的抵抗都没有,线下渠道就稀里糊涂地投降受死啦?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大概经历了48年,法国的大革命反复了80多年,连没什么封建史的美国资本主义革命也历经了8年。如果说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趋势,旧事物消亡得这么快,只能说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之下,旧事物的自甘堕落已经渗透到了骨子里。 从门市部、供销社的“看脸色”到专卖门店的“看口袋”,实体门店的歧视性服务一直没有断过根。按“二八理论”的指导,只服务关键的20%是策略选择。国外明码标价,奢侈品甚至为了确保服务质量,有意识地控制入店人数。但在中国的现实是,国内的门店习惯了“诱敌深入”,用低价或者打折方式先把人流吸引进来,三两句话套出你的底,发现不是他们的菜后,那脸就比霜打的茄子还难看。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