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大社群铁规,秒杀所有粉丝群 7 上页:第 1 页 3、任何社群都是以利他为出发点。你见过世界三大宗教,有哪个宗教是整天盘算着用微商、电商卖信徒商品,赚信徒钱。而目前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粉丝群都是想尽一切方法从粉丝身上变现。当然在商言商,我们无法要求商业组织像宗教一样崇高伟大,去普度众生。但我始终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习近平主席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说“以义为利,义利兼得”。所以中欧的李教授说:“基于事物本身赚钱的商业模式即将消亡,而基于关系建立的链接却势不可挡。 4、任何以兴趣爱好而构建的社团,不管现在有多火,都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逝。因为以兴趣爱好组建的社群,首先粉丝对群的忠诚度和粘合度就有限,很少人一辈子对一件事的兴奋度能只增不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明显就是一句心灵鸡汤式的催情剂。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听上去蛮情怀的,但实际去做才发现那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期望,回首过往岁月,你有多少时光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5、粉丝群的活跃性并不能说明什么。虽然活跃性是衡量社群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意见领袖也对外标榜自已各地的QQ群、微信群有多少,线下活动有多频繁,一会去旅游,一会读书会。看似很热闹,实则恐难以持续。这就是为什么广场舞那么红火却只能在广场跳跳,很难登上国际舞台。因为大妈们就是把它当成强身健体娱乐而已,根本没把它看成艺术、事业追求。同样那些粉丝参加各种活动也只是拓宽社交圈、调剂生活而已。所以,真正的社群线下活动很活跃,但并不是活动活跃的组织就是社群。 6、没有一套拿得出手的规章制度。一个组织要想长青不衰,建章立制是根本。目前大多粉丝群的囧境就是,管的严点,人数锐减,管的松点,又一盘散沙。佛教得以流传千年而不倒,与其严明的戒律是分不开的。当年佛陀快入涅槃时,弟子们问他∶佛入涅槃后,我们以谁为师?佛陀答∶以戒为师。可见戒律对佛教的重要性。佛经规定,在家修行的居士有五戒、八戒、菩萨戒。出家师父有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连吃饭、穿衣、走路的脚步快慢都有严格要求。难怪那些得道高僧总让人觉得慈眉善目,面相庄严,顿生亲近之感。 7、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再多粉丝也白搭。很多传统大叔看到粉丝经济效应后,纷纷摩拳擦掌,使出浑身解数,又是高额补贴,刷二维码送礼物,又是雇佣庞大的地推军团,运用各种营销From EMKT.com.cn手段,什么触点、场景,降维打击,社会化营销一个都不能少,反正自古以来营销专家们炒作概念的本领就炉火纯青。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讲,以上手法无可厚非,但从社群的视角来看,不足为道。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社群的本质连的是心而不是利。所以尽管呼啦啦一下子拉齐了一干人马,但却是一帮乌合之众。有朋友给我讲她们企业的文章一出手点击率就10万+,我毫不识趣的问了一句,那你们产品销量如何,对方迟疑了一下马上转移话题,问道咱们中午吃什么好呢?一看就是典型的有流量无销量。 因此,最后拜托各位冷静思考一下,那些冲着低价、冲着补贴、奔着利益而来的粉丝,真的会陪你到天荒地老吗?难道有一天他们不会因利益的削减而远去吗?各位也许觉得这样的话建个社群也太苛刻了吧,难道没现成的吗?目前来看,真正可以称的上产品型社群,有美国的哈雷摩托、日本的无印良品和英国的维珍航空。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聚集与连接,核心是人家缔造了强大、深厚的品牌文化作地基。所以贫穷不可怕,就怕没文化! 顺手打个广告,想拍砖报复或合著写书的大小咖们请直联本人,个人微信:no1luyan2015 作者:卢彦,码字维生,读书为乐。粗茶淡饭,布衣陋室;安于孤寂,甘于恬淡,醉心于禅道,相忘于江湖。著有“互联网+”畅销书五部曲《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互联网+社群方法论》、《互联网+跨界与融合》、《工业4.0:转型升级路线图》、《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十诫》。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no1luyan@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