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巧克力市场,国内“老大”----金帝出局? 7 上页:第 1 页 金帝的出局,和内部的管理流程是分不开的。做快消品的都知道,虽然都属于快消品,但粮油、酒水、巧克力,在营销From EMKT.com.cn上有共通的地方,但差别还是蛮大的,对于经销商那种小的商贸公司或者说体量不是很大的企业来说,团队、渠道、客户可以不用细分,这样可以共享平台,节约成本。但要是体量比较大的企业,如中国食品,应该成立各自的团队去运作,这时的平台不但不能共享,成本不会节约,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平台更会因重心和精力不同,厚此薄彼,最终损失本该增加的销量。 金帝本身的出局,和中粮这样一个国企体制也是分不开的。巧克力属于快消品行业,快消品顾名思义是要快,而国企的一些体制,从上而下相对是要官僚化一些,很多营销政策及批复要慢很多,毕竟条条框框比较多,灵活性较小,这和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比起来,就会逊色很多。曾经在2007-2009那几年,金帝在市场上的表现风生水起,估计那时的金帝在经营上是向民营企业看齐了,之后几年到目前,明显缺乏活力,市场运作固化了,基本也没有市场费用的投入了,卖场的陈列也很难见到了,四连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笔者认为,如果站在振新民族产业的立场上,中粮完全不必这么做,中粮属于超大国企,不差钱,更应该扶持行业的民族品牌。金帝也不用从中国食品剥离出来,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目前深圳梅林工业园区的土地及工厂卖掉,至于“左手到右手”,还是卖给别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不是问题。所得收益拿出全部或者部分,在深圳的关外或者是别的城市再建一个大型工厂,工厂全部迁移,金帝依然隶属中国食品,但公司独立运营,外聘一些有经验的高管,营销团队的平台独立,不与粮油、酒水等共享平台,靠着金帝多年积累的生产技术、团队、物流、经销商以及在消费者当中的口碑,研发出创新的新品,制定出适宜的营销规划,提高团队的专业执行力,整合物流,激发经销商的积极性,这样运作,不出三年,一个全新的金帝必将诞生,依然可以扛起国产巧克力老大的这面大旗,继续挑战外资的巧克力品牌。 纵观国内巧克力生产厂家,徐福记、金丝猴先后被雀巢和好时收购,雅客、马大姐、金冠等企业的巧克力并不是主营品项,梁丰、怡浓、黑金刚等品牌还在中低端巧克力市场厮杀,线上巧罗等品牌体量还较小,唯一的老大金帝又出局了,国产巧克力整体堪忧,在这种局面下,中粮作为超大国企,应该站出来,支持金帝进行全面改革,进行一次大胆的摸索和尝试,金帝并没有进入膏肓,也不属于国家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中需要化解的过剩产能企业,相反,国内巧克力市场需求每年都在增加,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金帝经过多年的市场沉淀,品牌和认知度的积累也是不错的,无非就是对企业进行一些勇敢的变革,平台、人员、流程、费用、物流等进行一些调整,失去的市场还是能够夺回来的,通过2-3年调整,可以重新挑战外资品牌的巧克力,也保留了国产巧克力的一些尊严。 当然,这些都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也是基于金帝目前还是有比较强大的基础,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至于金帝在被出售之后的走向,更加可能被再出售或者做代加工,毕竟,中粮应该是有自己的打算了,国企按什么套路出牌,笔者很难揣测,这么大的一个企业被卖掉,后续扫尾工作会有很多,工作调整,人员安置等等,目前,从金帝内部人士那里的消息是,公司目前除了知道被出售了,还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消息,包括营销团队依然还在和中国食品一起办公,工作内容也无变化,进一步的消息应该是要等到年后了。 总之,金帝的出局,不仅仅是在企业内部引起了震荡,在中国的巧克力市场,依然震动不小,作为国内巧克力当之无愧的老大,出局,是一件很尴尬很无奈的事情,而且,会对今后的国产巧克力品牌带来深远的影响,当然,也会带来相应的发展空间,金帝在国内的市场,是需要接盘侠的。 丁忠卫,资深食品营销专家,从事食品营销、培训20年,曾先后服务于徐福记、金丝猴、雅客、金冠等多家知名食品企业,现任上海则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邮箱:devy66663@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