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陈雅博:用设计思维思考需求的痛点 7 上页:第 1 页 依样画瓢不是设计思维 对于想要实行设计思维的企业,一开始可以依样画瓢,但设计思维强调,不能只是走流程和步骤,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很难导入设计思维。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后来在做项目时,有时会带着客户的团队一起做。而不是像以往甲方乙方习惯的模式,接到项目后消失一段时间,再出现时把方案拿出来。我们会带着客户的团队思考问题、做用户研究、整理分析、做出方案、想新的想法,之后做设计测试,经过一个完整的流程。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更好地了解设计思维项目的效果,因为它深入到了很多组织习惯中。 比如开会,我们注意到,资深的人把话语权掌握在手上,不同领域或资历不深的人不好说话,他们提出的意见得不到理会。因此,在跟客户密切合作和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会改变这种情况。其实,这不是做设计思维流程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团队文化,要有一起合作创造价值的团队文化——这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如果缺乏这种文化,很难做好设计思维流程。 人的思维模式其实挺难改变,带领企业团队一起做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冲突,但主要是怎么沟通。另外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做这样的项目,一定要得到客户高层的支持和重视,这样后续沟通、合作才能顺利地进行。在组建设计思维项目团队时,我们会跟客户沟通,谈做设计思维项目的一些重要元素,譬如开放性思维,然后挑选合适的人,这样客户派出的人比较容易沟通,更能接受我们的思维方式。 企业软实力引领企业创新能力 我在IDEO工作过很长时间,从IDEO硅谷到IDEO中国,我从IDEO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不是学设计出身,学业背景是资讯工程管理,是做IT的,我到IDEO一开始是在技术部门工作。以前在学校听过他们的一些案例,进去后,发现这家公司做的事情太有趣了。老老实实工作两年后,我跟部门主管说,希望有机会做一些新的尝试,我的主管就跟现在已经是IDEO合作伙伴的大卫说了我的想法,他当时是公司通路发展项目(Acces development)的重要负责人。之后,大卫开始带我,教我怎么介绍IDEO、接待IDEO的访客、跟客户开会等,让我熟悉相关工作。我自己做了一些练习,参与了一些项目,譬如担任项目协调员,或者做调研,一步步了解IDEO。 正是这种特殊的背景,很多时候,我其实是以一个外人的角度观察这家公司及其团队在做的事情,因为我本身不在项目里。当时我非常想了解,这家公司的厉害之处在哪,为什么会让我这么喜欢,为什么这些团队做项目这么有创意,工作这么开心和谐,充满干劲。 IDEO对于所谓的工作头衔、层级分别的概念也让我很受启发。从大卫和IDEO的很多人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开放性思维、乐观的态度,怎样聆听别人的想法。我只是一个IT工作人员,但这些行业资深人士为什么愿意让一个修电脑的人在身边问东问西,问一大堆可能是很基本、很愚蠢的问题,他们甚至愿意和我讨论一件事,问我有什么看法。 这种观察和思考,帮助我塑造了思维模式和对团队文化的重视。我发现,他们不只是做一个思维流程或请了一批很厉害的人做事,很多时候,是这种所谓的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企业和团队文化和价值观的呈现和导入,我相信绝对会引领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 团队合作思维模式 关于IDEO的这群人为什么这么牛、这么开心有创意地做一些好玩的事情,我认为有三点:第一,很多人有多元背景,有很多所谓的T型人才。第二,这些T型人才都有很正面的能量。譬如说,跟别人相处没有问题,即使遇到不够了解的事情也会很勇敢地把事情做出来,会勇敢地让自己像初学者一样学习。第三,团队成员彼此都很乐意接纳别人的想法,乐意和不同的人合作,不会有很强的个人英雄主义,大家都是以一个团队的思维模式做事。 久了之后,我觉得这种团队有点像国外的特种部队。现在对美国海豹团队怎么管理运营有许多商业的说法和讨论,但不管是什么版本,绝对不是皇帝制,不会有一个专制者决定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听他的,而是相互之间尊重每一个成员的专业。 我在IDEO看到一些资深的人,譬如项目经理,他们不会用身份压人,这其实是促成优秀团队文化的重要元素。很多企业有很多强人,但是企业背后的组织文化会影响人才发挥作用。传统企业可能还是以某个人为主导,但是创新型企业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凝聚力更强。 “以人为本”是设计思维的核心,但很多时候,我们讲“以人为本”,指的是组织外部的用户,侧重产品要符合用户的需求,要有好的用户体验等。但其实真正的“以人为本”要侧重“人”,包括团队成员、客户组织里的人、外部合作者等。“以人为本”的“人”,要超越用户思维,要有更全面的考量。 用户体验不该是一个部门 在工作中,我们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用户体验不该是一个部门”。或许是因为苹果的成功,我们发现近年来很多企业突然一下子把“用户体验”这个事提得非常高,都在说用户体验如何重要。既然重要,那么要怎么做?很多企业会请一些有设计背景的人,成立用户体验部门,认为这样做就是重视用户体验。 但是用户体验真正做的事情,就是刚才讲的“以人为本”,它不只看重用户,要做的事情比较广。到底要让这个设计部门在组织内部做一些什么事情,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思考。今天,即使成立了一个用户体验部门,但如果还是把它当成美工部门,只是做视觉优化,没办法了解用户需求,那么这不是一个真正的用户体验部门。要能够不断尝试了解客户需求,将这些了解运用到产品设计和组织策略里,再带着大家用勇于犯错的精神一步步把产品修正上市,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设计思维流程。如果用户体验部门只是沦落为视觉和用户体验的包装部门,那就太可惜了。 另一个不讲部门的原因,是因为要强调跨部门合作很重要,强调了部门就强调了分工,大家都各自做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没有合作,反而效果不好。 用户调研的四个目的 做用户调研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行销策略、商业设计或者产品策略,都要从用户调研开始。 用户调研有几个目的,第一是找出痛点。就是用户对于产品服务或某个问题真正的痛点是什么。痛点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得到答案。第二是挖出隐藏的需求,这就触及深层的情感面,客户有一个需求,但这个需求不太能讲得出来。就像福特造汽车,不能问客户需要什么,他们只会说需要一匹更快的马。挖出隐藏的需求在做调研时非常重要。 第三个,做用户调研时往往能从类比中得到灵感。我们会看不同产业的做事方法和产品,看很多案例,看能不能对项目有所启发。为了获得灵感,我们会访问一些所谓的极端用户,他们不是我们的目标群,但他们独特的行为或极端条件,可以让我们获得灵感。 第四个,验证想法。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误以为设计思维只是研究用户,其实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测试。有了想法之后,怎么验证想法是否正确,能否让产品成功,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很多企业忽略了。 (未完待续)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