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职业人要善于总结 7 上页:第 1 页 第二、对学习的总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明理、读书使人进步,多读书气质自见,读好书更如交良师益友。这是很多读书人总结的心得体会。多读书、读好书的好处,只有爱好读书的人才能领悟和体会。但读书没有思考,没有总结,读了等于只看到了个皮毛,根本尝不到肉的味道。 就以读书的方法为例。古人对于读书方法是很有总结和研究的。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著名学者梁实秋曾也有这样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这是一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那些书精读,那些书浏览,只有经过多读书后你才能鉴别。譬如关于竞争战略,你就不能不精读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国家竞争》、《竞争论》这些经典著作。虽然这些书很晦涩,但其内涵却不是听书那样听得出味道的。 现代人喜欢吃一些快餐文化,喜欢听书,听一些像罗胖“逻辑思维”这样的讲书。我却不太赞成这样听书,理由是听书只是听说书人经过加工后的理解内容,却没有了原作的原味,更没有了原作者的思想、构思和笔法。你根本无法体味原作者关于这本书的立意、创作背景以及内中的一些词句深度理解。所以,你的总结也只能是人云亦云。 对于自己的学习最好就是每读完一本书做一次总结,总结与作者的交流,总结这本书的宗旨、立意,以及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没有总结就等于没有思考,没有总结你难以吸收,更不能化为己用。 第三、对别人的总结 大部分人都有喜欢总结别人的习惯,但这些总结大多不是好的方面,而是总结别人的不是、不良点。虽然知道别人不良点,但自己还是习以为常,这些总结对别人无用,对自己也无用。 对别人的总结可以是对自己得失的对照。如果能够做到总结别人、对照自己,那么,你就已经真正进步了,这些总结也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八卦而已。 我觉得对别人的总结最重要的是总结别人的成功之处,或者是总结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譬如,有的人行动力强,所以他成功了;有的人做事细致,所以他成功了;有的人敢想敢干,所以他成功了;有的人眼光独到,所以他成功了。有的人眼光长远、胆大心细脸皮厚,所以他一生成功!相反,许多失败的人就是因为缺少了这样的特点。 总结是学习,总结是为了更好吸收,总结是为了更快进步。人类是在不断地总结历史中才会进步的,每个个体也应该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知识碎片化年代,学习是武器,学会总结才是掌握核武! 梁胜威 十二年营销From EMKT.com.cn管理,十二年企业咨询服务;曾任广东中顺洁柔集团营销总监,广东汇海隆集团助理总经理;在各类管理、营销杂志和网站发表管理和营销文章200多篇,著作有《打造准上市公司管理模式》一书。打造准上市公司管理模式开拓者。 如果你想探讨或要培训“准上市公司管理模式”请致电或加微信:13702359812 联系邮箱:lsw812@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