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潮鞋电商成今年资本寒冬“吸金”热门 7 上页:第 1 页 乱象三:商品货不对板 消费者退换货难 消费者在网购球鞋的的同时,在收到的货物或者商品与事先承诺的外观、型号、材料、质量或品牌不符,之后在退换货的过程中“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也“形同虚设”。 据“电诉宝”(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用户投诉案例库显示,李先生在“Nice”app下单购买鞋子,收到鞋后有质量问题,鞋子一大一小不对称的问题,之后联系客服发起退换货申请被告知申请专员处理1到3天会联系我,结果问题就是循环无限期的等,十天后仍没人联系李先生处理,每次联系客服客服都推脱已经备注反馈,加急处理等等。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指出:针对退货难的问题,不少电商平台通过制定规则限定消费者退货,如采取拒绝“7天无理由退货”、扣除手续费、服务费、鉴定费等策略,来降低平台作为经营者本应当承担的成本和风险。 蒙慧欣进一步认为,平台高额退款手续费的规定,明显存在不合理之处。“7天无理由退货”是法律规定的电商平台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鞋子属于7天无理由退货政策中的“适用商品”,即顾客应该享受到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平台无权以霸王条款等形式进行单方面规定。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条款本身是无效的。 乱象四:到货现“假货” 鉴定过程藏“猫腻” 在“毒APP”涉嫌售假事件之后,仍然不少消费者表示在其他平台下单时球鞋平台验货不认真,假货让消费者买单,售后维权艰难。 据“电诉宝”(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用户投诉案例库显示,褚女士在“Yoho!有货”平台上购买一双Nike M2K Tenko “Animal Print”老爹鞋,到货时发现为假货,具体为此鞋制作工艺与正品耐克的制作工艺差距明显,且散发明显刺鼻味道。而商家提供鉴定视频为消音视频,且从商家确认收货到进行鉴定到确认发货仅用时3分钟,所以褚女士怀疑视频的真实性,怀疑商家对鉴定结果有造假行为。与商家沟通后商家以特殊商品不换不退为由拒绝办理退货,并告知我唯一途径就是再次在他们平台上进行出售。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表示,“以假乱真”仍然是整个炒鞋市场的痛点。需求大、价格高所带来的暴利驱动下让不少假鞋混迹其中。而非法利益巨大、违法成本低、自主创新保护缺失也是假鞋泛滥的原因之一。那么对于平台而言,则需要花更大的成本和技术去实现,规范平台商家,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除此之外,蒙慧欣进而指出,假货也催生了鉴定的需求,毒APP就因球鞋鉴定错误以及高额服务费被用户屡屡投诉。鉴定本身就是为了辨别真假,但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说明平台对球鞋鉴定标准、鉴定师资质等方面是不完备且不规范。 乱象五:保证金被扣 售后客服玩“失踪” 预付式消费也称提前消费,曾有消费者表示在“95分球鞋交易平台”下单,商家以无法鉴定、商品不合适取消订单,保证金也不予退还。此外,转转旗下潮品鉴定交易平台“切克”也被不少消费者投诉保证金难退,售后困难。 据“电诉宝”(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显示,王先生5月29日通过|“切克APP”平台出售一双43椰子,于19点58分填上订单发货。切克平台规定是24小时内快递没有物流就要被取消订单,赔偿买家。19点34分顺丰物流显示已经收取快件,物流已经更新。但是到19点59分时候,订单还是被取消。显示发货超24小时没有物流信息,赔偿买家损失,扣除保证金68元。向平台客服投诉,平台客服一直拖了15天才回复,回复也是说马上解决,等待电话。然后没有结果,再问客服也是说多久内解决没有一点消息。 乱象六: 约定时间未送达 卖家疑“砍单” 电商平台商家“砍单”已有向蔓延的趋势,卖家单方面取消订单,用户却一无所知,只能收到一条取消订单的信息,这样投诉屡屡发生。 据“电诉宝”(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用户投诉案例库显示,黄先生在“识货”app上购买了阿迪达斯篮球鞋 n3xt l3v3l,售价为1249元人民币,运费为14元人民币,卖家发货不到半天,物流信息在8月12日夜间22:02:14时顺丰速运已收取快递,在当天22:02:24时显示客户取消寄件,这明显是卖家砍单,违背契约。因为商品价格等原因恶意违约并且客服未效受理。 三、如何辨别球鞋真假? 最后,“电诉宝”(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提醒消费者购买与投资、收藏球鞋时注意这几点: 1、鞋子上的条形码。一般那些有牌子的鞋子,在鞋身上面会有一个条形码,一般都是鞋子的“舌头”底下隐藏着,自己扫扫码就知道这双鞋子的真伪了。 2、注意查看牌子的字和图标。这是假冒名牌鞋子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会把鞋子名牌上面的字或者图标做一些改动,比如少个笔画之类,或者会加上一个我们几乎会忽视的标点符号之类,所以说购买鞋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查看这一点。 3、注意鞋子做工。比如说写的针线,以及有胶的地方,真正的好鞋子不可能会出现跳针线,以及鞋子外边都是一些胶的情况,只有假冒伪劣的鞋子,才会出现这些情况。 4、尽可能专柜或者官方网站购买。一般实体店的专柜里面,几乎不敢卖假的鞋子,尤其是那些大地方的专柜,一旦卖假冒伪劣的鞋子,被顾客投诉将会产生的后果他们承担不起,所以说,想要避免买到假鞋子,最好是去专柜或者官方网站购买。 5、维权时:消费者在购买球鞋的同时,如果遇到球鞋电商消费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向市场监管、12315、消协等有关部门投诉;(2)向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求助;(3)关注微信公众号“网购投诉平台”在线投诉;(4)向新浪微博“电商维权顾问”反映求助;(5)向媒体爆料,通过舆论监督力量维权。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