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管理 > Oracle中国大变阵

Oracle中国大变阵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6-10, 作者: 田同生, 访问人数: 3939


7 上页:FMO计划(1)

  一般而言,多数企业的改革都是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有些企业是到了走投无路时开始觉醒的,有的企业是受到灭顶之灾时才考虑的,因而人们又多用“背水一战”,“孤注一掷”来描述这种变革。与此完全不同,Oracle在中国的这次改革则是在增长速度仍然很快的状态下起步的,有点“居安思危”的味道。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说我们不是过得挺好吗?为什么要折腾呢?Oracle公司亚太地区的高层领导力排众议,敏锐地看到了隐藏在眼前这种短暂繁荣背后的种种弊端,认为只有改革才能够实现企业电子化,才能够极大地提升生产力。改革是一种潮流和趋势,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经过咨询公司的专家的设计以及Oracle亚太地区相关人员的激烈讨论,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完全的变革,最终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组织结构。

  这一组织结构模式又称为FMO(Future Mode of Operation)计划。中心主导是: 以客户为中心, 针对客户需求不同的特点以及IT消费行为来构成组织模式. 计划确定之后,首先是从Oracle新加坡公司开始实施,进而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以便指导其它的国家和地区实施这一计划。FMO计划在新加坡成功地得到实施,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0年又将FMO计划引入到Oracle香港公司进行实施,效果也很不错。由于Oracle中国公司的客户众多,又分布在国内广阔的地区,其信息化的需求千差万别。因此,在Oracle中国公司实施FMO计划就放在了新加坡和香港之后,从新的财政年度(2001年6月)正式开始启动。

  按照Oracle中国公司FMO的实施计划,整合之后的客户被划分为三个层次:

  1、战略性客户。即在未来的3—5年内可以给Oracle带来生意的客户。例如金盾工程、金税工程、财政部、铁道部等等。衡量战略性的客户主要是从两个条件出发:一个是要有规模,另外一个是要有潜在市场机会。对战略性客户的服务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实际应用需求,介绍相应的Oracle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制定中长期规划。

  2、大客户。这部分客户由Oracle公司直接管理(OMA,Oracle Managed Account)。OMA则是那些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水平、业务发展快速、需要完善和更新信息系统的客户,诸如电信、能源、石化、电子、汽车等行业,对他们来说,及时了解新技术、采用新技术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3、合作伙伴客户。对这部分客户Oracle中国公司不直接管理,而是由在各地的合作伙伴负责管理(OPMA,Oracle Partner Managed Account),由Oracle设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提供支持服务。这种细分的结果既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服务,同时也给Oracle中国公司带来了持续发展的机会。与此相对应,Oracle的渠道伙伴也分为三层:增值代理商、Oracle解决方案合作伙伴(OCSP,Oracle Solution Partners)以及只负责产品分销的 “关系伙伴”。 现在这部分客户有杨文胜和他的团队来负责管理。

  杨文胜听到关于变革的消息是在1999年Oracle的大连会议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他说:“那时,大中华地区的老总从香港跑来讲课,说我们要做一个转变。还给我们讲了大型客户如何合作,中型客户如何合作,小型客户如何合作以及合作伙伴如何合作。当时以为这只是一个设想,实施的时候还不只是牛年马年,没有太往心里去。”

  如今,当初的这些设想已经变成了现实。从2000年10月份开始,Oracle中国公司就开始紧锣密鼓的部署这项改革。首先是邀请Oracle亚太地区以及大中华地区的领导来中国给所有的员工做培训。经过不断的培训,Oracle中国公司的员工对FMO计划的概念基本上是搞清楚了。但是这种改革涉及到部门以及人员的大调整,在做的时候难度就很大。虽然没有股价下跌、业绩不振、管理层动荡以及员工人心惶惶的故事发生,但是从组织机构的调整、相关主管岗位的变迁以及业务的重新整合等方面来看,都需要进行足够和有效的沟通,谈起当时的事情胡伯林说:“9个多月的时间里最重要的工作是与不同的部属进行沟通,体重增加了10磅。因为进行沟通就需要吃饭,吃饭如果不解决问题的话,就再去喝酒。”

  2001年的春节过后是公司管理层感到最为紧张的时候,这时候也有人觉得不适合这种变革离开了Oracle中国公司。变革中是要付出代价。胡伯林说:“经过变革后, 销售队伍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我们可以看到, 将来我们的业务增加的同时, Oracle在人的方面不会增加太多。”


1 2 3 4 5 页    下页:CRM助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7篇)
*融入中国整十载 Oracle再谱新篇章 (2001-08-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田同生)
*CRM走上实施之路 (2001-06-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田同生)
*Oracle制定CRM新规则:简易为王 (2001-05-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田同生)
*eCRM——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2001-04-17, 计算机世界,作者:易闻)
*CRM的中国之路 (2001-04-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田同生)
*Oracle--客户关系管理的推动者 (2001-02-26, 《电脑商情报》,作者:田同生)
*变革——企业成功导入CRM的关键 (2001-02-26, 《电脑商情报》,作者:田同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4 05: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