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贴片广告企划案 7 上页:第 1 页 据北京新影联公司介绍,中国电影1993年走向市场化,该年北京全年总票房为3000万,1995年开始进口“大片”,当年北京总票房达到9000万,至1998年,此数目已升至1.3亿。从北京电影市场改革到进口外国“大片”的短短两年时间票房增长两倍,从1995年-1998年引进“大片”的四年中,北京市票房以每年至少增长1000万的速度年年递增。而进口“大片”的市场份额自始至终占据着票房年总收入的50%-60%,据预测,如果进口“大片”每年增至20部以上,占有票房比例将升至70%-80%,进口“大片”的魅力几乎不可阻挡。从这样的描述中我们看出,在一定时期内,精彩刺激的进口“大片”仍将是观众消费的主流,而这些观众的最大特色是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相当的可支配所得的人群。 另一个问题,观众能接受电影像电视一样成为广告的载体吗?毕竟电影不是电视,不喜欢看你可以换台,在黑着灯的影院里,你不喜欢基本上也不方便离开。笔者先把这个问题问了一下身边的朋友,统计结果如下:5个人无所谓,2个人觉得其实有些随片广告还挺好看的,2个人说如果广告能使票价更低是很乐意接受的,1个人反对,因为自己花钱是为了看电影不是看广告(她是个律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结果,也许“大片”广告的合理性也将很快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之一。 我们曾经对一些领域的人士进行调查,来进一步了解观众对电影贴片广告的态度。这些不同行业的观众,不仅谈了对贴片广告的看法,而且还就自己工作的领域谈了电影贴片广告的市场价值与前景。 一位国外著名IT公司的市场总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显得比较审慎,他认为,“大片”招标随片广告确实是件新鲜事,而“大片”本身也的确具有这样的品牌效应。在黑着灯的影院里放映广告,广告的听觉和视觉效果肯定非常好,到达率应该比较高。但他对广告的覆盖面表示了怀疑。他认为,相对于电视来说,“大片”的覆盖面还是比较窄。而现在的某些通讯产品其实是比较普及的,要求广告载体的覆盖面越广越好。 一家大型门户网站的市场部经理对“大片”随片广告这种新的载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大片”的受众和网民具有很好的重合性。CNNIC的调查显示出,中国现在的网民接近2000万,集中在18~35岁这一年龄段,这正好是“大片”的受众集中层;同时“大片”的触达地是区级以上的城市,也跟网民的集中分布地吻合,这对于网站宣传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广机会。只可惜,目前中国大多数网站面临着盈利和成本不成比例的尖锐矛盾,要是在半年前,“大片”贴片广告一定会被网站一抢而光。 某著名品牌的饮料代理商谈到,“大片”贴片广告应该会被饮料行业所青睐,因为饮料的质感只有通过影视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像雪碧的“晶晶亮、透心凉”、乐百氏的“27层过滤”都是通过电视广告才得以深入人心的。“大片”贴片广告的精良制作、影音效果以及它高密度的有效受众,再加上较电视低廉的价格,那么在饮料行业,我相信,这一新型的广告载体与传统的电视媒体有一拼。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