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将进入一个什么时代 《中外管理》总编按语—我为什么要向大家推荐这篇文章?不是因为作者奈斯比特是世界名人,而是因为作者所谈的问题是人们普遍都在思考研究,并很想寻求解决的大问题,这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时代?”在去年的“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于光远的主题发言也是这个题目。为此,我敦请大家共同关注,因为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十多年前就在中国有着空前影响的《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这位以考察世界动向出名的未来学家,最近在IBM 2003年论坛上告诉了我们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它同中国的关系;也让我们领略到了那颗探索的脑袋是怎么扎进复杂世界大门的锁眼里去看世界的。 【在拼图中发现变与不变】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拼图,在美国,我们把它叫做puzzle,也就是把不同的部分拼凑起来,组成不同的图像。但是英文里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对什么东西不太清楚、迷惑不解,也用这个词,用中国话说就是让人糊涂、让人迷惑的意思。我用这样的比喻是想说明:我们正处在旧世界和新世界的两个拼图之中。老的世界里有一些部分正在发生变化,正在被新的东西、新的形象所取代,但是,有的根本没有发生变化,只不过我们的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到了那些正在发生变化的部分,而忽略了那些没有发生变化的部分。 过去几年中,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新经济、.COM经济及其泡沫的破灭上。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实际上都把它们夸大了。世界的变化是在不断进行的,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哪些部分正在发生变化,在以什么样的速度发生变化,哪些部分是保持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的东西都保持了不变。尽管出现了.COM泡沫的破灭,我们却能发现数字革命依然是世界大趋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它正在蓬勃兴起。今天我们的精力当中只有2%用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10年之后,它将是我们生命当中50%~60%的部分。 今天,我想用多块拼图,和你们一起了解这个世界至关重要的东西。 【全球化并不意味着美国化】 无论如何,我们要向全球化转变,首先是经济全球化。 50年后将实现全球化 在全球化当中出现了一个悖论:虽然全球化的经济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没有人知道它是怎样运作的。一位奥地利经济学家Friedrick Hayek,他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他认为全球经济是宇宙当中最复杂的结构,而这样的结构历来是不可理解的,也是不可逆转的。全球的经济具有自我构建的能力,因此它像股市一样,也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全球化首先要实现的是经济交易的全球化,第二步是形成一个单一的市场经济。这是20年前我在写《大趋势》时就曾经说过的。那时候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只走了5%的路程。20年后的今天,美国、加拿大、北欧等国家,已经走了25%的路程;中国、俄罗斯、印度等等,则刚刚走了5%的路程,也就是美国20年前的情形。全球只有一个经济,这需要很长时间,但方向是坚定不移的。我猜想:我们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化。虽然各国起点不同,速度不同,但是我们将会向一个单一的全球经济方向前进。 美国的变化大于美国对世界的改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们在北京最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化是不是代表着美国化? 从文化上讲,美国自身的变化远远大于美国对世界的改变,事实上,世界正在改变着世界。移民正在重塑美国,而且它的程度要大大超出美国对全球的影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数十年之后,在美国生活的4亿人中的1亿人将会是拉丁美洲人,而拉丁美洲人和亚洲人会占到美国人口的1/3。现在,伊斯兰教是美国的第二大宗教,第一大宗教是基督教。美国人是谁?美国到底是什么?这些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越是全球化,越是部落化 在全球,人们谈论而且抱怨的所谓美国化,事实上只涉及最心理上的、最表层的现象,比如:我们吃什么?我们看什么电影?我们穿什么牛仔服?但是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也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区、我们的文化遗产,以及我们有什么样的力量来支撑这样的文化遗产。事实上,世界上的人们都在努力加强自己的文化特征,我为这种现象设立的反论是:我们越变得全球化,我们的行为越是部落化。这就是文化特征。而在经济上,我们越相互依存,就会越加注重我们自己的文化特征,不管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