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采与原禾:谁是谁的上帝?
也许连四川可采也没想到,自己与亲密搭档——广州原禾联合缔造了销售神话的可采品牌,在颠峰初期便要走上“分家”之路,“可采”在药店的销售表现也一落千丈。传统意义上厂商“生态联盟”的弊端可能将成为业内重点公关的新课题。 背景资料 1998年,已搏击商海多年的商人马俊开始寻找超越从前、更有品位的商业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和选择,他选定了眼贴膜这样一个新概念产品。于是在当年,马俊成立了四川可采实业公司。短短两年之后,它已经发展为有500多名正式员工、资产近1个亿,年销售额达到2个亿的企业。 广州原禾则扮演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苦行僧”角色:为了全权负责可采的销售,利用不足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于1999年底成立了广州原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原禾公司的“可采事业机构”成为纽带,两个独立法人开始紧密地走在一起,开始艰苦卓绝的奋斗。凭借不断完善产品定位,巧妙地将保健品行业的一些手法移植过来,通过完胜广州、北京两大“攻坚战役”,终于让“可采”创造了市场销售奇迹。 可采:从神坛向下走 2002年9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可采”成了强弩之末。 从笔者在全国各地了解的可采销售表现来看,可采正从神坛向下走:目前,重庆桐君阁大药房内可采平均每月只能卖出20盒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其销售量有明显下降。重庆和平大药房的药店经理陶先生介绍:“我们与可采的合作一直都很愉快,虽然今年的销量有所下降,但我们并没有撤柜的打算,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利润可图。”山东贵和购物中心内可采眼贴膜已脱销半年,仅有的面贴膜销量也不佳。成都各大药房内虽“物资”充足,但消费者们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可采销售量也逐月下降。2002年12月27日至2003年2月17日的近两月内,武汉江汉路大福源超市内的中联药房售出了61小盒、36大盒可采眼贴,以及19小盒可采面贴。但2月18日之后的近两月内,此药房仅售出6小盒、10大盒可采眼贴,以及7小盒可采面贴,不难看出可采销售量以惊人的速度下滑。 就在今年年初,由重庆神农中药研究所研制的妍之牌眼贴、面膜终于抓住“契机”,斜刺里冲杀出来,乘机强占“可采”的大半壁江山。短短的几个月内,妍之能在药店眼贴、面膜市场分得一杯羹,除了是消费需求多元化的一种表现,更多的原因是竞争对手——可采的尴尬境地为其发展带来一点机遇。 “绝代双娇”面临危机 在任何人眼里,四川可采和广州原禾绝对是另人羡慕不已的一对:他们有闯荡市场中建立的牢固的“感情基础”,有合法的保障——一份长达十年的合约,甚至双方还曾考虑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无懈可击。 但是,情况很快急转直下。2001年9月,为期10年的原禾成为可采全国总代理的合约,在执行不到两年时间后,双方再次坐到谈判桌前。由于处在可采在药店销售直线下滑的背景下,双方均对笔者询问谈判内容“三缄其口”,既要笔者去问对方相关情况,同时又小心翼翼的打听对方都对笔者说了些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双方已经有了矛盾。 据了解,可采公司已经在上海成立营销中心,全权负责可采营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同时全面建设自己的营销网络,可采可能会有新品推出。原禾也正在紧锣密鼓研制自行开发的新品,将与7月面市,它不仅会坚持自己原有的保健品营销网络,还会开发其他的营销网络,双方已经露出分道扬镳的迹象。 笔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从一开始,可采的营销渠道就主要是靠真空切入,先走药店终端,回避初期竞争风险。销量迅速倍增以后,再普及超市,入主商场,降低通路运作的风险和成本。 据双方介绍,谈判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具体实质性结果预计在8月底浮出水面。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