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群体,制约乳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人均乳品消费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巨大悬殊,乳品行业的快速增长,近百亿资本的迅速加盟,中央电视台2003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上乳品企业的异军突起,无不使人们对我国乳业发展的前景欢欣鼓舞。但如果乳品企业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等进行冷静的分析,就会发现一道艰巨而重要的难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培育消费群体。否则,令人垂涎的“乳业蛋糕”将变成“乳业泡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粮、油、肉、蛋、蔬菜等的消费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乳品消费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十年来,虽然我国乳品消费高速增长,2002年我国牛奶总产量达1250万吨,乳制品产量较上年增长26%,液态奶产量增长66%。但人均消费量还很低,2002年我国人均乳品消费约9.7公斤,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07公斤的十分之一,与发达国家人均乳品消费近300公斤差距更大,许多业内人士据此对我国乳业发展的前景激动不已。但是请关注以下一组数据: 北京市2002年人均乳品消费已达60多公斤,内蒙古人均乳品消费为46公斤,而海南人均乳品消费只有6公斤; 2002年我国城镇人均乳品消费13.6公斤,而农村人均消费仅1.2公斤左右; 形成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年消费量多则上百公斤,少则数十斤,没有消费习惯的往往一口也不喝。 从养成消费习惯的消费人群与未养成消费习惯的人群乳品消费两极分化可以看出,消费群体的缺失是制约我国乳品发展的“瓶颈”。加强市场培育,扩大消费群体是当前乳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市场培育,使更多的消费者养成乳品消费习惯,才能做大乳业“蛋糕”。 许多企业将消费能力看作目前乳品消费增长的主要障碍,而将市场推广的重点放在北京、上海等消费能力较强的大城市,忽略了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培育工作。消费能力虽然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但从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相当的印度人均乳品消费超过60公斤及内蒙古、青海等产奶区与海南、湖南等较发达地区的消费差距可以看出,消费习惯才是目前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当前,乳品企业市场推广的重点不应是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频率,而应放在扩大消费者的数量上。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已不大,养成消费习惯的消费者的乳品消费量已接近饱和,这些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奶业巨头在大城市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而二、三级市场几乎还是等待开发的处女地,乳业发展的增长点在广大的城镇和农村市场。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正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消费人群从老幼人群扩大到各年龄段消费者;消费者对乳品营养和口味的追求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认知和品牌忠诚度提高;消费方式也多样化,一些即买即饮(食)乳品深受欢迎等等。但是,我国大部分居民还没有养成乳品消费习惯,乳品消费群体还很小,企业培育消费群体的任务还很艰巨。企业应加大消费群体培育的力度,努力向消费者传播乳品营养概念、引导民众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通过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加强行业管理增强和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利益,使更多的消费者养成乳品消费习惯,从而扩大乳品消费者群体。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