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市场最需要的“跨文化”播种者 在市场已告别孤胆英雄时代之际,无论是跨国公司的国际背景还是本土企业的国门优势都将日益模糊,职业经理人在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间的合理流动是实现双方合作与互动的好契机 中国企业一直在做选择题。改革还是守成?追求规模效应还是抑制扩张、产生集约效益?吸引资本还是引进技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应对竞争?激励还是规制…… 许多个两难的选择中,中国企业在摸着石头过市场经济大河。有些企业趟了过去,并且越走越远,走出了国门。同时,跨国公司也激流勇进,在市场强大的吸引力之下进入了国人的视野。以自我封闭为特征的城墙文化与以开放融合为特征的海洋文化在广阔而又有限的国内市场短兵相接,开始了在资金、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全方位的争夺战。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渐渐褪下最初的光环。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经历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代的产品销售阶段。跨国公司在华的主要工作是销售产品,在国内招聘的人员多为勤务人员。 第二阶段,1990年代初期的组装阶段。中国政府“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使跨国企业开始在国内成立合资企业,进行大散件组装和零部件组装,这时开始有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开始进入跨国公司,我本人也是这时进入爱立信中国。 第三阶段,1990年代中期的本地化阶段。这时,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在产品、技术方面开始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为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开始做本地化工作,使原在跨国企业工作的一些本地人才开始有向管理工作转移的机会。此阶段,我在爱立信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则是最好的证明。 第四阶段,集成阶段。2000年开始,面对国内本地公司的联盟,跨国公司不得不把其R&D的一部分放在国内来做,开始了从R&D到生产到市场到销售到服务的集成(Integration)阶段,开始要求更多的本地人才进入最高管理决策层。 从现在正在开始的一个阶段,即第五阶段——“亚洲化”,其最主要特征是产品的流向发生了改变。在此之前产品基本上是“输入型”的,由全球各地的跨国公司生产的各种产品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进行销售。而从这个阶段开始,产品将变化成“输出型”的,在中国生产制造的各种产品走出国门,首先销往亚洲各国。 在这个阶段,跨国公司的人才也出现了新的流动方向:一是向日益崛起和成熟的民营企业回流;二是随着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将会有相当一批高级管理人员流向刚刚进入或即将进入国内的跨国服务性企业。 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已远远不止跨国企业的员工,“白领阶层”也不再是跨国企业的专利。在中国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跨国企业吸引力其实开始下降了,而本土企业由于其处于成长的上升期,对于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成长空间,反而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在不断增加。在《环球企业家》杂志和AC尼尔森联合做的跨国公司中国民意调查中,这些变化已得到充分的印证。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