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国公司是把双刃剑 在整个社会都热衷于快速发展经济的背景下,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跨国公司的影响中积极的一面。但别忘记,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的十年,同时也是中国发生了较严重贫富分化以及下岗、失业和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十年 在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以后的十年间,大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的现象。时至今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中已经占据很大的份额,世界500强商业巨头中已有400多家涉足中国。在中国创造的连续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中,众多跨国公司显然功不可没。 但中国政府、学者和普通民众对跨国公司的认识曾经历过一个曲折的过程。 在极左的年代,人们习惯于按阶级和意识形态划界,跨国公司自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剥削和经济侵略的工具。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初期阶段,人们仍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些“不速之客”,在争论和担心中迎接着它们的到来。 及至后来,跨国公司凭借着其在全球和我国的经济成就,以及它们的现代理念、优异业绩和先进的管理思维逐渐赢得了中国人的欢迎。原有的担心逐渐被对它们经济成就的期待所取代,原来的争论也逐渐倒向积极的一方。 尽管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最初阶段起,不少研究者就提醒人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跨国公司的进入将是一把双刃剑。但在整个社会都热衷于快速发展经济的背景下,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跨国公司的影响中积极的一面。其实,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的十年,同时也是中国发生了较严重贫富分化以及下岗、失业和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十年,但人们没有将这两个表面上并不相干的方面联系在一起。 就其社会影响而言,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是跨国公司对我国就业与失业问题的影响。在这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影响是双重性的,并因而成为在评价跨国公司影响时争议较多的领域之一。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富裕的国家,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才能带动就业的增加。因此应该看到,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及其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为促进我国就业岗位的增加从总体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及其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了我国就业的结构性不平衡。在总体上促进就业的同时,也使某些群体的就业问题相对困难,甚至是绝对的滑坡。 首先,尽管跨国公司的投资带来了就业岗位的增加,但它同时也对本国企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许多技术和管理落后的国有及集体企业遇到了真正的难题。因此,当面临跨国公司的冲击时,准备不足的本国企业就只能以“断臂求生”的方式去面对挑战和参与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成千上万的下岗职工为此而做出了牺牲,政府也为此而承受了巨大的政治风险。其次,本国企业的下岗失业者也由于年龄偏大和技术落后或过时等原因难以充分利用由跨国公司投资而带来的就业机会。 在过去十年里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和贫富分化迅速增大。目前,从总体的收入差异上看,我国已经进入高不平等程度国家之列。在过去十年中我国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拉大同时表现在三个系列上: 首先,在地区差异上,鉴于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外商投资在我国的地区差异自然也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东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44.1%,而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却占全国的85.4%;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总人口的55.9%,但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只占14.5%。① 其次,在城乡差异扩大方面外商投资的因素也相当明显。尽管在1990年代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步伐迅速加快,但在1990年代的大部分年份中,农业部门(含农林牧渔)利用外资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比例却是下降的。1990年代后期以来这一比例有所上升,但在2002年这一比例也只有2.55%。② 再加上1980年代后期以来乡镇企业的相对萎缩,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得跨国公司和其它外资在城市中就可以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外资向农村地区的流向受阻,结果使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再有,在城市内部的差距中,除了受跨国公司等外商投资的冲击而导致大量下岗失业以外,外资在各个行业之间的差异,以及外资企业员工收入高于其他企业等因素也是拉大不同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机构中还云集了一批中高级的技术及管理人员,他们以其独特的国际背景和高学历、高技术和高收入而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阶层,成为了我国过去十年中社会阶层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