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减价”:商家心理战 一年一度春节后服装市场的“季节性大减价”,在经过近两个月轰轰烈烈的“杀跌大战”之后,基本上已告一段落。一向竞争最为激烈的服装市场,无论商店还是消费者,似乎都在那近两个月里获得了莫大的好处般地,各自心满意足地挥挥手,道一声来年再见。 毕竟是市场经济调节下的商品市场,具有极大经营灵活性的商家,可以在这样的“大减价”季节里将一件商品的价格调节到原价的8折、7折,甚至对折、3折。这即便是放在短短的5、6年前,也几乎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道理简单得很,如果按照计划经济时的那套模式,一件利润至多在20%左右的商品,如果商家按七、八折的价格出售,已经是蚀本了,倘是按原定价格的5折甚至3折出售,那无疑就意昧着商家的举动太不正常了。 也许,正因为我们已在逐渐地向那个死板的计划经济告别吧,所以,每当商家纷纷在店门口和店堂内挂出大幅“8折酬宾”、“6折优惠”,甚至“4折大削价”、“3折跳楼价”的招牌时,见便宜而抨然心动的消费者,岂能不趋之若鹜呢?! 那么,在如此这般的“大减价”中,到底又是谁获得了更大的实惠呢?是消费者吗?答案也许有点出人意料:轰轰烈烈两个来月的“大减价”中,最终获得最太好处的,仍然是商家。当然,要讲清楚这里面的奥妙实在是不大容易的。有位商界的朋友坦率地对我说,“大减价”,只不过是商家在商品销售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价格心理战,而夏、秋或冬、春之交的季节,正为商家提供了这种心理战的最有利时机。自然,由于经商者都想利用这个机会抓住更多顾客,事实上如今的“大减价”早已是名不符实,甚至有些人利用有些消费者贪买便宜贷的心理,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乃至于见不得人的手段。 仔细想来,这话还是比较中肯的。因为在每一个如此这般的“大减价”的季节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不少消费者是的的确确从中得到了实惠。但笔者也耳闻 目睹了不少买便宜货心切的顾客,在那些原本理应得到实惠的季节,却最终成了“季节性大减价”招牌下的牺牲品。 就在这次节后大减价中,在一家商场内,笔者看到一件标明打7折、式样仍称得上十分时新的羊绒大衣,原价780元现售560元。然而,旁边一位春节前曾在该商场买过服装的女性消费者却说,她记得这件顶多含10%羊绒的大衣原本就售500多元,现在却弄出个780元的原价,让人费解。她的话当即引来一位营业员小姐的讥笑:“不懂就别在这里乱讲话,你看见的是什么料子做的,这件大衣又是什么料子做的,你看仔细了吗?你知道这种大衣只含10%的羊绒?说你不懂你硬要装懂。告诉你吧,一个式样,差不多料子的大衣,还有卖2000来元的,你就更看不懂了。当然,人家那是名牌!”一番话,竟把那位女士说得无言以对。 也是在这次大减价的季节,笔者在一家出售某著名品牌服装的皮草行,看见有几种“原价” lOO0多元的皮装,店方正在以6折价出售。但任何顾客,只要稍稍细心一些就不难发现,这些皮装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要比同样在该店出售的不打折扣、800来元一件的皮茄克明显低一、两个档次。然而,让人感到蹊跷的是,当几天后我又重返这条商业街,再来这家皮草行看看时,发现那些虽不打折、但质量尚好的皮装不见了踪影,代之以更多“原价”高得让人昨舌、现价又着实会让人不由得产生购买欲的、质量不怎么样的皮装,最便宜的仅售4百多元一件的那雄衣服,被告知是打对折出售的。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不断地向挑选者暗示:到下个月,这些皮装都要收进去,明年再卖不光都得恢复原价,说不定价格还要上涨…… 在一家大型豪华商场内,一位在此租赁了柜台,几个月前我“会”过的女性个体业者,面带喜色地告诉我说她有几种男女时装鞋,在整个秋冬季节仅售出40余双,但在这短短的季节性差价销售中,这种鞋异常热销,她剩下的这批100多双时装鞋,半个来月就告售完。她边说边又指点着几种在原价上都打了“×”,又标上了新价的男女及儿童皮鞋,十分得意地道:这几种鞋因为式样好,都十分好销的,你要不要弄一双穿穿?你笑什么,自家人,不要你钱的。 我谢绝了她的美意。她售的鞋,式样的确不错,但那质量却实在不敢让人恭维,我是领教过的。去年夏天,我正因为见她卖的“独家经营”的鞋式样新,才花了136元买了一双凉鞋,想不到,才穿了十来天,鞋帮处就脱了胶,而且,她说是牛皮的鞋也根本不是牛皮的。提着鞋去她那儿交涉,还算客气,她给我换了一双。但我同时发现,这鞋短短十天里竟跌去了28元变成了108元。虽无吃亏的感觉,但还是问她何以这鞋就掉了价?她笑笑,退了我28元。因拿了她这28元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跟她聊到了其它话题,这才得知她不仅曾跟我一样下乡去过东北,而且当时竞与我在同一个县,同一个乡。 “关系”虽近了一层,可她换给我的鞋命运比前一双鞋则好不了多少,仅穿了一个多月,尚未据到穿凉鞋的季节过去,那短命鞋已是无法再穿了。因与老板娘有那层“关系”,我没有再去找她,但从此,个体户的东西是不敢再买了。 我在采写这篇稿子时,一位同事曾就“大减价”跟我讲起:不少商家甚至是较有名气的商厦,在季节性降价前故意将一些时装价格定得奇高,他们明知这样的价格是难以对顾客产生吸引力的,更谈不上什么竞争力,但还是乐此不疲。何故?因为他们深知在一个多月的季节性大减价期间,才是真正的销售旺季,一侯天气刚刚有些暖意而这种衣服仍然可以穿着出一下风头时,便先下手为强地率先大幅度砍价。其实,有些商店即使“砍”剩的价格,也往往比他们正常的销售价还要高。 笔者这位同事所说的,其实已不是什么秘密。它只不过仅仅是商家对付消费者的心理战术的一部分罢了。 自然,我们难以说商家的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合法,但面对工薪族为主的消费者,我想,他们在“大减价”中反而盈利更大的做法是问心有愧的。 生意人之所以将这些为时不算短的“大减价”视为销售的黄金季节,原因已是十分明朗,本文开头提到的商家与消费者究竟谁在“大减价”中获得更大更多的实惠,看来也已是无须再议的了。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