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一个案例,谈售后服务的技巧 那天已经是下午4:00了,我正在外地出差,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我们的机器出问题了!”来电话的是某市政公司的马总,话语中透露着焦急。我当时也吓了一跳,要知道,该公司是行业中的翘楚,大大小小的进口设备上百台。单价都在几十万以上,真要出了问题,该行业就无法再次进入。我立即询问“是否设备坏了?”“坏到没有坏”马总的话让我放了一半的心。我说我争取在6:00前赶到他们公司。“您千万不要在动设备,一切保持原样!”我再三叮嘱。 和马总说完,我立即联系代理商赵总,询问送货时间、经办人员和产品批次。并和赵总约定在该公司门口回合。我立即打车赶回某市。在路上我和公司的技术部门沟通,经查询,公司产品在品质上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约定随时保持联系。在路上我考虑问题出在哪里? 在5:40我和赵总碰头了,赵总也是急的一头汗。“没事,估计问题不大”我安慰赵总也安慰自己。“如果是产品的问题,所有的损失都是我们的。”我给赵总吃了一棵定心丸。赵总表态说厂商风险共担。 进了该公司,马总正在大楼下转圈。我赶紧打招呼,当初我就是和马总洽谈的,所以他比较的急。我向马总提出先看现场,(我要先了解事实)马总说,下午施工人员突然发现设备的声音有问题,同时动力似乎不足。经分析,认为(注意:是认为)是油品方面的问题,因为以前不是这样的,上午换了我们的产品后出现的问题。看来和我当初的判断差不多,没有大问题是肯定的了。 施工现场是史工程师,他是首先发现问题的。我先向他表示感谢,是他即时制止了事态的发展。经询问和查找,找到了当时的产品包装,我一看知道了问题的来源。该包装是老的劲霸D,但不是现在的劲霸D,两个的级别不同。当时我们公司才把产品升级,原来的劲霸D是CD 15W-40,升级后是CF-4 15W-40,可能是赵总他们没有卖出去的库存,在送货时没有注意发错了货。我和赵经理对望一眼,大家都一块石头落了地。 到马总的库房一看,好家伙,上次送的40箱货竟然有9箱是老的劲霸D。马总的设备需要的是CF-4级别的产品,用的是低两个档次的产品,除了在动力和保护效果上差一些外,是不会有其他问题的。经过我和赵经理的解释,马总也放了心。为了让马总更踏实,我拨通了技术部人员的电话,马总经过询问,终于如释重负。 折腾到如此,已经8点多了。“走,一块吃个便饭。”我邀请马总和史工。在饭局上,赵总检讨自己的工作失误,并提出“明早9点前给你把货换掉。”我则补充说:为表示我们的歉意,免费送给马总一箱黄油,价值420元。同时为表示对史工的感谢,我将向公司申请“最佳意见奖”(这个奖是我杜撰的),对于马总我们将授予“最佳客户奖”。并送两人每人一台饮水机(以前的促销礼品)。马总和史工当然感激不尽。饭后,我们又打的保龄球,然后送他们到家。 大约半月后,我到该公司,马总兴冲冲的说:你们的产品不错,史工说好!我离开时,马总又向向赵总订购了一些新的产品。马总送我到门口时,问我有没有时间,有时间的话他介绍我去道路排水工程公司去。“那里的总工是我的铁哥们。”事情不要猜想了,该笔业务当然谈妥了。 那么,在处理客户投诉的过程中有什么技巧或原则吗? 答案是:有的。 原则一: 不要人为的给客户下判断。 客户是因为信赖你,觉得你可以为他解决问题才向你求助的。 原则二: 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立场上看问题。 如果你晚上睡不着,你是怨恨自己吗?你会说床不好,或者是环境太吵闹或者其他。你的顾客也一样,你只是他们的发泄对象,并不是你得罪了他们。 原则三: 坚持以下的利益原则:让公司赚钱,不赚不赔,少赔为赚。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