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饮料为啥牛不起来? 一直有做饮料的朋友和笔者探讨一个问题:功能饮料人人说好,为什么市场上功能饮料表现却一直疲软呢? 红牛是中国市场上功能饮料中少有的亮点。但红牛进入中国8年来,据说市场占有率高达70%,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迄今还只是个区域品牌。2002年红牛实现的约8亿元的销售收入中,近一半是来自广东。而且如果红牛的数据属实,中国市场上的功能饮料销售额还只有10亿元左右,这在各种饮料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功能饮料的问题出在哪里? 早在1994年,哈尔滨实力雄厚的三乐源集团就开始推广“三乐源”功能饮料。当时仅在黑龙江省就投入了数千万元巨资。但三乐源功能饮料没能走向全国。 继哈尔滨三乐源之后,1995年红牛进入中国,此后跨国企业先后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力保健(原力保美达)、佳得乐、力丽、维体等功能饮料,而本土企业也先后推出了怡冠、巨能体饮、健力宝A8,加上最近娃哈哈推出的康有利、乐百氏推出的脉动,功能饮料的推广历时已将近10年。而参与推广的企业从跨国公司到本土企业,强力推广者有之、逐步渗透者有之、概念炒作者有之、运作品牌者有之,但不管怎么运作,功能饮料的市场却始终波澜不惊。 如果功能饮料的困境是因为市场不够成熟,那么近10年众多厂家的铺张宣传、反复冲杀,早已应该讲市场打开。以茶饮料为例,从旭日升推出冰茶风靡一时,到现在茶饮料和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三足鼎立,不过几年时间。由此可见,功能饮料的困境并非是市场教育这么简单。 那么功能饮料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笔者认为,功能饮料之所以一直表现不佳,是因为其定位太过模糊,如果消费者不知道购买的是饮料,还是保健品,它怎么会有好的表现?笔者分析了几种功能饮料的经验教训,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力保健是日本大正制药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产品。力保健刚进入上海市场时,名字是力保美达。力保美达曾先后聘请范志毅、谢晖等著名的足球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投入大量的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拉动。但运作下来效果一直很不理想。因为亏损严重,其国内的合作伙伴选择了撤资。但对力保美达寄予厚望的大正制药并没有放弃,而是将力保美达更名为“力保健”,欲从头收拾旧河山。2003年,受非典影响,广告投放量又有放大趋势。但从终端来看,力保健目前的表现仍非常惨淡。 作为功能饮料,力保健和红牛非常类似,同样是牛磺酸饮料,同样具有40多年历史,同样是外资企业。力保健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只比红牛稍晚,不同的是,红牛年销售额做到了数亿元,而力保健的市场却和红牛的市场表现大相径庭,至今仍身陷泥淖、苦苦挣扎。 为什么两种几乎完全一样的产品,市场表现会判若云泥呢?这和产品的定位直接相关。 红牛采用易拉罐装,零售价在7元左右,尽管价格偏高,但总得来说,红牛给消费者的印象还属于饮料范围——只不过是一种高端饮料。在推广方法上,红牛刚入市选择了保健品的广告轰炸策略,“渴了累了和红牛”,症状明确、诉求直接,因为是央视广告轰炸,渠道遍布全国,尽管多数地方销量一般,销量加起来仍然是大数字。 而力保健采用的瓶子,和中药咳嗽糖浆的瓶体比较类似,容量很小;而每瓶10多元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力保健的包装、价格,让其处于四不象的地位,从价格上讲是保健品的价格,从容量上说比饮料要小得多,比口服液保健品则要多不少。当然总体上看,无论包装还是价位,力保健都偏向于保健品。但遗憾的是力保健虽然是保健品的定位,但其推广方法却是纯粹饮料的方法——聘请形象代言人、大打品牌广告,功能宣传反而不被忽视。 红牛和力保健的市场反差,原因正出在两者的定位落差上。红牛是一个高端饮料,而力保健则脱离了饮料的范畴,变成了一种亦药、亦饮料、亦保健品的尴尬境地。更糟糕的是,红牛作为饮料,选择了保健品的凌厉广告攻势,而力保健作为保健品却选择了饮料的品牌路线。定位落差加上推广方式的落差,形成了今天两者判若云泥的局面。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