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达,连环生死劫 实为创业之本,达则兼济天下,实达这个名字的由来也真实的反映了当年实达创业者,这个知识分子群体与其他类别办企业的人不同。 实达也正是靠着一群有技术、有头脑的知识分子才把企业办起来,几经人事变革和权力变局后的实达没有轰然倒下,靠的这群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为实达续命。 但实达却最终没能成为知识分子办企业的成功样板,相反,却不可回避的成为知识分子办企业的失败标本;本刊记者历时两个多月,遍寻了解实达的知情人士,力求还原实达这个创业神话背后的真正的历史,也力图解开外界对实达的诸多猜测:该如何评价胡钢的离去,为什么会出现三次倒叶?历任实达总裁更迭的背后之手是什么?实达的下一步将会怎样? 我们的答案未必是最冠冕堂皇的,但希望是最能接近历史的。我们真诚的希望,中国以后的高科技公司,中国知识分子办的企业,不要重走实达的老路。 创建实达 1982年夏天的一天,福州,从海峡那边过来的微风充满了凉意,一个叫胡钢的年青人迎风而立。再过几天,他就要去福州市内某计算机所报到了。这位刚于毕业于福州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小伙子,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1988年,一种叫“股份制”的分配方式传入年青的胡钢耳中,据说通过“股份制”办公司,很容易挣钱。“股份制”宛如妖艳的罂粟花,让胡钢着迷而冲动。 这位表情不够形象生动,语调也少有抑扬顿挫的年青人决定出来自己创业。 与胡钢想法不谋而合的还有叶龙、黄奕豪、卢如西……这群志同道合的年青人很快达成共识——创办一家高科技公司。由于资金拮据,他们找到了当时福州有名的国有企业——富闽公司的董事长——朱刚。 行伍出身的朱刚,其实也早就对“股份制”充满着兴趣。1987年5月,朱刚去锦州出差,偶遇一个曾经是局长的私营企业家,他告诉朱刚,他的企业搞的是股份制。当朱刚向他询问如何分红时,他说了一个数字:433,就是企业留40%,持股职工分红30%,福利奖金30%。一个企业还能这么搞?这对身为董事长的朱刚来说,股份制就是一个金矿。 胡钢对朱刚很坦诚:我出技术、出管理,你出钱。你当董事长,我当总经理。我们创办一个股份制科技公司,既报国,又挣钱。两人一拍即合。 1988年6月22日,星期三,福州温泉大饭店M3会议室,以朱刚、胡钢为首的创始人全汇集在此,向世人宣告实达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之所以取名“实达”,取意:实为创业之本,达则兼善天下。同时,“实达”与英文“START”谐音,胡钢们希望公司永远处于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公司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胡钢们提出了三点初衷:尝试一种体制,使知识分子通过劳动获得合理的报酬;创造一个机制,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树立一个品牌,参与国际竞争,赚外国人的钱。并很快明确了公司股权结构,第一批股东为:富闽贸易公司30%、省电子振兴办15%、省电子研究所25%、员工30%,其中胡钢1.25%。 实达当时的第一批员工有16名:胡钢、周家驹、叶龙、卢如西、陈小杭、许成健、黄奕豪、 林学杰、何泉、赖国有、林奋、顾照丹、邱群华、蔡光辉、林文、苏用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页 下页:胡钢时代(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