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化妆品企业解困六大招数 虽然“WTO”遵循市场开放、公平竞争的规则,但事实上在产品准入方面,各国都有意识地设立非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土产业的发展。在中国,一些外资化妆品企业在技术标准、卫生检测、办理证照、报关方面的手续过于复杂而繁琐;此外,东西方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外资企业在进入国内市场时势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易患“水土不服”的病症。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要求,外资品牌一般通过本土化生产、经营与销售,调整产品线进行低端渗透,或者与本土化妆品企业联姻或收购的方式来进行战略部署,以完善其在中国消费市场的金字塔格局。 例如,98年政府的一纸禁令使得安利几乎全军覆没。安利被迫转型经营,在中国设立了100家安利直营店,一举改变百年来固守的无店铺销售模式,确立了一种崭新的经营模式。 为了获得更多的政策优势和市场资源优势,80%的外资品牌已实现在中国本土化生产和销售之外,还将目光瞄向了国内的一些本土品牌进行合资或者并购,但除了极少品牌凭借以往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尚能待价而沽之外,更多的中小企业被弹压到了市场边缘或者直接出局。 此外,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开始实行中低端市场渗透策略。例如雅芳近来推出大量十几二十元左右的产品,以便争取年龄20岁以下,经济能力有限但消费需求极大的女性群体。 2002年初另一国际巨头欧莱雅曾与国内某知名品牌频频接触,虽然最后因种种原因不欢而散,亦同样表明了欧莱雅借并购国内中小品牌之机完成向低端市场扩张的策略。 种种迹象表明,本土中小化妆品企业今后面对的是一条越来越崎岖不平的坎途。本土品牌只有进行新的变革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终端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飘柔、舒蕾、飘影等洗发品,早就开始了对终端的争夺,终端竞争逐渐演变成了财力的竞争,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有限的资金和实力使其在终端建设方面陷于两难境地。其实,终端概念不仅仅指商场专柜和大卖场,同样包含了农村这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化妆品由温饱时期的奢侈品变为小康时期的必需品,在有着八亿人口的中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的实际情形是,农村市充斥着大量廉价、低劣的伪劣产品。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净化,假冒伪劣产品必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市场留下的空白将有利于低端品牌的迅速补充。 对于外资企业而言,农村市场虽然庞大,但过于低廉的价位却让他们感到索然寡味,连鸡肋都不如。目前外资品牌的低端渗透,更多的是对城镇中低收入消费群体的争夺。曾宣称要让每一位中国女性都拥有一支美宝莲口红的欧莱雅中国区域总裁盖保罗说,欧莱雅绝对不可能生产五、六元一支的口红,这不符合我们的国际品牌形象。 相反,中小型企业利用国内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来开拓农村市场,将比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更为实际。相对城市群体来说,农村消费者对于化妆品品牌知名度认知较为不敏感,但深受假冒伪劣商品之扰,只求价廉物美。近年来,大宝凭其良好亲和的平民化形象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开始大规模地向农村市场挺进。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