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岂能将恶俗当卖点? 6月10日,乌鲁木齐一家舞吧模拟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生活场景,工作人员扮成汉奸,着长布衫,挂盒子炮,对客人点头哈腰,以此招徕生意,引起市民的极大反感。 汉奸,是特定历史时期罪恶的产物,理所当然应该遭到人们的唾弃。而今天,一些商家偏要把汉奸这类大家深恶痛绝的形象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挖出来,让其招摇过市、哗众取宠。如果说这也算一种创意的话,那么,这种创意与健康的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很显然,商家所热衷的“汉奸文化”是一种恶俗,其惟一的功能不过是迎合个别顾客的猎奇心态。 出奇制胜的动机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些国内商家喜欢“剑走偏锋”,人们惊呼:促销进入“恶俗时代”。 炒作“汉奸文化”,惨痛历史戳痛国人伤疤 其实,利用汉奸形象进行炒作的商家不光是乌市的那家舞吧。 2002年11月,广州一酒楼保安扮成汉奸模样,招徕顾客:头戴一顶礼帽,上穿丝绸马夹,下穿宽大裤头,胳膊上戴着一个写有“广州市治安协管员”的黄色袖章,屁股上还挂着一把木制“驳壳枪”,点头哈腰,遇见客人无论男女均叫“大爷”……这是广州花都区云海阁酒楼10多名保安的形象。活脱脱地一个抗战时期汉奸的嘴脸。 客人一进酒楼大门,就听见“大爷,这边请”的喊声震耳欲聋,保安、门童和服务员都异口同声地招呼者。其中一位保安说,不管是男是女,所有顾客进门时,他们都要称呼大爷,言谈举止要极力模仿上世纪30年代大上海的情景。他们甚至这样称呼女士,以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促销方式。 去年9月18日,广东佛山一家汽车贸易公司经营的某品牌汽车专卖店开业。当日,该公司在佛山、南海两地媒体上做了广告,广告上写着:“9·18是一个开心的日子”。此广告激起一佛山市民的“国恨家仇”,并怒而向法院起诉,要求该公司在曾经刊登广告的媒体上刊登悔过信,向他本人和佛山、南海人民赔礼道歉,并索赔精神抚慰金918元。 2002年12月初,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于当年“12·1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在南京上映的电影《五月八月》,被炒作成“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 这部电影海报“创意”不无特色:黑色的背景,而海报中“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和下面“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看”字样是白色的,显得非常抢眼。两行白色字中间的“南京大屠杀电影”却用了暗红色,远远地看还看不清楚,这样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这部电影“重点是看奸杀”,特别跟南京大屠杀联系起来。 这幅宣传画引起南京市民强烈愤慨。一位市民看到这幅宣传画时,心情特别沉重地说,“这幅明显以感官刺激为卖点、刻意进行商业炒作的宣传画,张贴在大屠杀发生地南京,无论如何是不应该的。日军在南京烧杀奸淫的暴行是历史事实,以电影形式对此揭露是好事,可是用这种赤裸裸的字眼进行广告宣传,绝对是对南京人的伤害。” “这太伤害南京人感情了”、“这是在揭南京市民心上的伤疤”,市民无一例外对此表示不满。 据悉,《五月八月》上月在上海公映时,也曾因张贴带有“奸杀”字样的海报,引起轩然大波,影迷质疑商家在用低级趣味的方式来揭民族的疮疤,上海影城业务部接信后即时撤换了该海报。这幅电影海报一到广州便再次遭到市民们的唾弃。 本来,这部电影拍得很感人,片中血腥、奸淫场面的拍摄手法相当委婉,决非以此为卖点,出现这样的宣传画纯粹是片商炒作。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