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验》给跨国公司泼了一瓢冷水 广州新之彩公司总裁 黄一风 最近老友们常问我在看什么书,我回答说在看《考验》,因为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思考,由于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所以足足看了近一个月。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这本书给许多自命不凡的跨国公司当头泼了一瓢冷水。 我们知道,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飞利浦、日立、东芝、富士、松下、可口可乐这些跨国公司抓住难得的机遇,大力拓展中国市场。对这些公司来说,中国已经在他们的全球销售中占据主要地位,而且这类公司的名单还将会继续拉长。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外商投资目的国。迄今为止,即使是SARS疫情似乎也未削弱该国的核心吸引力:低廉的劳动力、正在改善的技术和快速扩大的消费群。 但是尽管如此,和十几、二十年前相比,今天的跨企所要面对的局面的复杂程度几乎要以数十倍来计算。同时,与中国改革进程相伴相随,跨企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中国病”。许多跨国公司在经过了长达十几年或者数年的中国市场攻略体验之后,突然惊异或者是无可奈何的发现“想要在中国赚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而且甚至感觉以后还将会越来越难。在这些问题上,李海龙以他作为职业市场营销战略专家的眼光对十余家著名的跨国公司的在中国的“败阵”经历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通过对《考验》的阅读,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今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盈利空间会越来越小。即使在尚有盈利的许多行业,其毛利率也逐渐下降。虽然外国公司在比较富裕的沿海城市的销售实现了强劲增长,但要维持增长速度意味著它们需要涉足中国更贫困的内陆省份,这是一项更艰巨、成本更高的任务。 我们甚至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最大问题也许是,几乎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经验可言。因此没有一个适用于“中国市场”的策略,只有一些适合于“某些行业”的策略。 虽然在许多行业,中国市场是它们强劲增长的最佳选择,甚至是唯一的希望所在,但是遭遇失败后的代价是高昂的。《考验》就以非常翔实的资料对一部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遭遇的“尴尬”抑或称为“困境”作了详尽的阐释,而且文风彪悍,言辞犀利、咄咄逼人,实在是给这些自命不凡的跨国公司泼了一瓢冷水。但愿这盆冷水泼得恰逢时机,能够给这些在中国市场不小心跌了跤的世界级大公司醒醒觉! 同时我也认为,我们的许多正在走向跨国境经营的中国企业,也能从中获取一些感悟,为他们在实施跨国经营中有效的规避一些“陷阱”中有所裨益,这可能也是李海龙先生写这本《考验》的另一层意义所在吧!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