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特浓奶”炒出来的市场 当牛奶渐成消费热点时,围绕如何提高品质各大厂家大做文章,越来越浓的浓度似乎更让消费者相信钱花的真值,特浓奶便堂而皇之地在各大商场亮相了。 这些所谓的“特浓奶”是不是真得如我们的感觉喝过之后身体更为健康,或者说营养更为丰富。普通的消费者是无法识别这个问题,专家认为“特浓奶”纯粹的是概念炒作,企业并没有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而是为了增加竞争的筹码。 近来有细心的消费者在各商场、超市发现:牛奶特卖区除了各种包装各种口味的牛奶外,一个标有“特浓奶”的产品让人眼前发亮。 这个新鲜上市的乳品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外。除了外包装上的“特浓奶”三个字分外显眼之外,在各项指标上最明显的标识是“含脂率”。“特浓牛奶”一般为3.5%,“特浓纯鲜牛奶”也是3.5%,而超浓的牛奶更离奇在3.6%以上。 据了解,纯鲜奶一般含脂率在2.9%左右,“特浓奶”究竟靠什么来达到3.5%或者更高的含脂率呢? 在诸多“特浓奶”的包装上没有见到任何的文字说明,仅有了也只是在“配料”栏里紧随“新鲜牛奶”之后加注了“新鲜稀奶油”字样。 如此的标注消费者不禁会问:如果“特浓奶”真的是由纯鲜牛奶添加新鲜奶油而成,成本必然增加,加上屋顶和利乐包装的成本,为什么“特浓奶”的市场信息零售价要比单一采用纯鲜牛奶,且包装成本比较便宜的利乐枕包装的产品更为便宜呢?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艾长余先生对“特浓奶”进行了调查。他选择了7个标有“特浓奶”字样的样品,对其中的脂肪、蛋白质、非脂干物质三项重要指标与国家现行的纯鲜牛奶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 ——纯鲜牛奶国家标准:脂肪3.1%,蛋白质2.9%,非脂干物质8.1%,7个特浓奶平均值脂肪3.3%,蛋白质3.0%,非脂干物质8.3%; ——7个特浓奶最高脂肪3.5%,蛋白质3.2%,非脂干物质8.8%; ——7个特浓奶最低值脂肪3.1%,蛋白质2.9%,非脂干物质8.1%; 从上述7个特浓奶产品指标来看,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两个样品的指标与纯鲜牛奶的国家标准完全一致,因此可以完全断定这两个所谓“特浓奶”产品就是纯鲜奶,“特浓奶”只是企业的噱头;第二类,两个样品其他指标与国家纯鲜奶标准指标完成一样,只是脂肪的多少不同,这种“特浓奶”只能称之为“高脂肪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的黄连珍教授认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特浓奶存在的主要原因,他们中间不乏唯利是图者,在鲜奶中添加增稠剂使奶变浓变稠,然后鲜奶摇身一变就成了“特浓奶”。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