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成药:透视仲景现象 六味地黄丸是在中成药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典型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600多家中药厂,近一半拥有六味地黄丸的批号;在市场上有销售的品牌超过500个,这样高度同质化产品、同质化市场能做吗? 六味地黄丸为中医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由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中医传统应用于治疗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手足心热等症。 如果对六味地黄丸做个简短的评价,那就是“老旧”。但这个老旧的产品,在一直没有厂家大力推广、教育的情况下,却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仅江苏江阴一个县级市场,六味地黄丸的年销量就高达近300万元;在上海的终端调查时发现,六味地黄丸的销量非常好,甚至会出现缺货;2003年9月,笔者在山东走访终端时发现,当地一个小药店,一个礼拜竟然可以销售40多盒六味地黄丸,其销量甚至远超过妇科类洗剂、栓剂的销量。尽管没有准确数据,但笔者相信,六味地黄丸全国年销量估计在25个亿左右。而且,从业内人士反馈的情况看,该市场容量还在继续扩大。 这么大的市场,在没有厂家强力推广的情况下,怎么会成长得这么好呢?分析下来,有以下这些原因: 1、补肾补出大市场 中医理论认为:“肾乃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其主要功能为“藏精”。20世纪80年代,沈阳飞龙敏锐地发现了壮阳的庞大市场,利用“肾”在中医理论中的崇高地位,完美地构造了一套补肾壮阳的理论。 飞龙折翅之后,后来又出现了御苁蓉、汇仁肾宝,全国有成百上千种保健品炒做过壮阳,而被它们当作载体的还是“补肾”,20年的广告轰炸、炒做,终于将补肾成烙进了普通老百姓的脑海中,将补肾培育成了一个大市场。 近年来,保健品企业涸泽而渔的短线操作方法,受到了市场惩罚。相当多老百姓对保健品丧失了信任感,于是六味地黄丸以确实的疗效、低档的价位,迅速填补了补肾保健品的市场,有趣的是三株、汇仁、长甲等保健品企业,也介入了六味地黄丸的竞争。 2、产品剂型的改进 传统的六味地黄丸是大蜜丸,需要嚼服,因为口感不好,年轻消费者已经很难接受;采用中药西制的水蜜丸,不需要嚼服,但日服用量却比较大,服用起来也不是非常方便;而剂型比较新的浓缩丸,不但不需要嚼服,日服用量也大大减少,服用起来已经相当方便,推出后迅速改变了中青年消费者的对六味地黄丸的成见,消费群体因此大大扩大。目前,浓缩型的六味地黄丸,已经成了主流产品。 3、价格低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渐强,消费者开始从治疗向预防型转移,日常保健观念渐被消费者认同。六味地黄丸价格低廉、功效可靠,相比动辄几十上百元的保健品,无疑成了消费者的首选。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