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刻录DVD的“中国困局”
当DVD厂家们被连续数年的“价格战”拖得疲惫不堪时,当市场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DVD的播放功能时,我们强烈地感受到———DVD即将步入刻录时代。 三大刻录DVD标准阵营的外国企业,眼下已经开始着手布局中国市场。可以断言这场竞争会异常惨烈,因为刻录DVD的命运必定和绝大多数的电子产品一样,未来只可能有一个标准占据主导地位。 飞利浦们心里清楚,在中国这个世界DVD制造基地和全球三大DVD消费市场,一旦失去了这个标准的主导权将意味着什么。而对于尚未能够染指这场标准之争的TCL们而言,同样夜不能寐,他们在思考如何把握住这个“刻录DVD”时代所带来的隐藏着的机会。 利益的诱惑使得所有企业都暂时陷入了“困局”,这真是一次刺激而痛苦的博弈。 刻录DVD目前在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标准:第一种是+RW,代表厂商是飞利浦;第二种标准是-RW,代表厂商是先锋;第三种标准是RAM,代表厂商是松下。 单单从近一年来的动作看,飞利浦的+RW似乎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一位从事DVD产品的研发人员表示,相较其他两种标准,“+RW的优势在于兼容性较强,而且微软、戴尔、惠普等世界IT巨头均已采用了+RW的标准。” 面对一个面临标准之争的产业,单纯地从技术方面去讨论孰优孰劣会陷入一场无意义的口水之争中,更何况这三种刻录DVD的标准各有所长,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别。在这场标准之战中,胜负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更快地市场化,更快地为被市场所接受。从这点来看,让飞利浦们更为高兴的是,“微软、戴尔、惠普采用+RW标准”,这要较“兼容性强”更具说服力。 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在市场启动的初期,所谓某“巨头”采用了某标准云云,不过是一种脆弱而短暂的合作,一旦-RW或ROM标准更为迅速地为市场所青睐,“微软”、“戴尔”们会迅速地调头。 9月底,飞利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影音事业部总经理雷锐豪表示,他们已经决定于年底之前在中国推出售价在5000元以内的刻录式DVD,而在香港市场,类似的产品早已推出,零售价格接近8000元港币/台,两者的差距在3000元左右,这似乎不同于飞利浦过往的产品价格策略。 这种改变可能缘于+RW刻录标准推行的压力———飞利浦不得不牺牲短期的利润来换取市场占有率,进而迅速给中国DVD制造企业施压,增重谈判砝码。 如果按当前的市场占有率来看,三大标准阵营中以松下为代表的-RAM阵营因为起步较早,当前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一位,而+RW和-RW分别约占据了35%和25%。 可以看出,第一与第二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同时也因为当前刻录DVD市场基数较小,所以实事求是地说,当前-RAM标准的这个“市场占有率第一”含金量并不高。IDC公司曾预测“2005年全球DVD录像机销售量将达到7200万台”,如果到那时谁能够占据市场第一位,才是真正赢得了这场标准之战。 与飞利浦们和松下们当前在中国四处积极拉拢中国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先锋为代表的-RW阵营显得异常低调,同时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业内人士的猜测,即将来-RW很可能被其他两种标准中的一种兼并。在刻录激光头的生产上,这种转换从技术上并无太大难度。未来的刻录DVD标准,有可能只是飞利浦与松下阵营之争,这场原本是“三国鼎立”的刻录DVD标准之争成为“两军对垒”的趋势愈发明显。 一方的退出,并不会减轻硝烟的味道,相反,只会加剧这场纷争的提前到来与激烈程度。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